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

ID:31761471

大小:53.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_第1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_第2页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在围手术期予以常规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骨折患者由于突发事件而突然入院,对入院后的住院费用以及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与亲人突然分离等因素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由于骨折的疼

2、痛,出院时出血,长时间卧床、住院费用等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心悸出汗,血压升高,厌食,失眠等。另外,患者住院后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环境,和医护人员及周者交流的机会也较少,易产生性情孤僻、固执、易怒、不易合作,同时又害怕孤独的心理。有些患者感到度日如年,长期住院生活单调、无聊、乏味,使患者产生孤独感。因此,入院时的护理人员必须宽和、礼貌,尽快在第一时间内先取得家属的信任。各种操作如搬动患者,固定患肢,协助更衣等动作要轻巧而娴熟,给人以专业的印象,尽快使家属觉得放心,使患者尽快产生安全感。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范例,使患

3、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等,术后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用亲切的语言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悲观、抑郁及孤独等负性心理,予以讲解及疏导,通过为患者提供听音乐、看报、看电视等方法,解除烦闷的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术后让患者了解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做好心理准备,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1.3观察指标1.3.1心理状态的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评估[2]。1.3.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0LI-74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

4、共四项,含20个因子共74个条目[3]。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表示,组间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P0.05)o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O.05)o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常规护理组:t=2.24、2.13、2.28、2.34,心理护理干预组:t=3.03、2.84、2.31、2.54,P入院时,对骨折患者即可使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游戏的心理疏导可消除患者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情绪。且与患者沟通的时应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尊重、理解、同情、体贴,要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达的技巧,注意说

5、话方式、以及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仔细考虑后再给予答复,通过护理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等改变患者的焦虑、抑郁、孤独、悲观等负性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帮助患者疾病康复的目的。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针对骨折患者的不同心理采取相应护理措滋,发现91.8%的患者心理状态均获得改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促进了患者的顺利康复[7]。本研究表1,2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