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

ID:31774378

大小:76.6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8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_第1页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_第2页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_第3页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_第4页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摘要]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高校文化体系、学科体系和制度体系等有机结合而成、能促进高校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地方高校应突破制约其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因素,从构建富有特色的文化、发挥学科优势、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培育和提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策略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12.062[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12-0107-03教育部2006年教育统计中关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

2、通高校1867所,其中地方普通高校1480所,占全国高校普通高校的79.27%[1]。地方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地方高校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伴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改革与发展,高校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特别是伴随着我国高校评估制度的建立,以及加入WT0后,我国高校已走向国际化的大舞台,在此背景之下,高校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趋势。作为高校中资源相对匮乏的群体,地方高校尤其必须认识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1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1.1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特征“核心竞争力”最初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

3、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不易为竞争者所模仿的。什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杨昕[2](2004)、王彦[3](2004)、成长春[4](2005)、刘光临[5](2004)分别从技术观、知识观、资源观和系统观等不同角度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借鉴已有观点,笔者认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应是由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基于独特办学理念的管理模式,以及不断发展的教学科研能力等多方面因

4、素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持续教育能力。它表现为在竞争中能显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凸显优势或特色学科,促进高校持续发展。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地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价值性、异质性、延展性、长期性等特征。1.2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根据以上探讨,笔者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综合性的持续发展能力、一种相对的竞争强势,它应是一个由其校园文化、管理模式和学科体系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1)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个学校办学模式可以被模仿,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竞争对手模仿不了的学校精髓,是竞争制胜的核心力量,是一个学校得以

5、持续发展的基础。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综合。每个大学的历史传统、环境等方面差异造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学文化,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文化的个性决定“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唯一标准”。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还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滋养,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由何香凝发起,为纪念廖仲恺先生,弘扬“扶助农工”的精神,所以“着眼农业”、“爱国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部分。又如五邑大学位于广东江门,由于它处在一个全国闻名的侨乡,深受全球华人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感染,爱国精神就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高效的管理模式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大学制度分为国家对大学的宏观管理制度与大学内部管理制度[6]两个层次,对师生有引导、规范、凝聚、激励作用,对大学资源有整合作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必须是高效率的,它应能有效协调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它更应保证办学者坚持既定的办学方针,处理好管理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调动社会、地方政府、高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师生之间的正能量,从而达到高效率地为社会培养人才之目的。(3)完善的大学学科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科承载着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7、包括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学科基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文化等诸多要素,反映了大学的办学水平,也决定了大学功能发挥的效益和质量。地方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要考虑到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才需求,根据人才需求适当调整专业、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科体系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高级实用型人才。2制约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高等学校被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两类。教育部直属高校由国家重点扶持,地方高校由地方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