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

ID:31777482

大小:67.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_第1页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_第2页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_第3页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_第4页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产业集聚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究摘要:产业集聚是资本要素汇集、产业高度集中的过程,作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重要途径。文章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打造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加大产业集聚区设施投入、打造现代服务业新格局的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并以柳东新区为例,从实际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实施策略。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001-04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2、、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城市新区作为承接产业和人口迁移的关键载体,势必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建设目标。为此,以工业化为动力,大力聚集产业,推动新区城镇建设与产业升级,是现阶段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途径。1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况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化为动力,推进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牺牲农业和生态,实现城乡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据中国社科院统计,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为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中国城

3、镇化积极稳妥地发展,堪称世界奇迹。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此,我国必须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产业集聚作为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聚的动态载体,为城镇地域空间的扩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产业支撑,有助于加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进程。城市新区作为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2年9月21日,我国国家级新区总数达到105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5%。由此可见,我国城市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军,带动着区域经济结

4、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然而,随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城市化推动人口、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不断聚集,我国城市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产业集聚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产业配套不足,新区承载能力有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需进一步深化等诸多挑战。为此,如何以产业的集群式扩张提升新区经济总量,并通过产业配套的完善和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功能复合化,与此同时,以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格局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理论

5、和实践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产业集聚推进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并以柳东新区为例加以论证,为加速新区城镇化提高有效参考并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2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回顾2.1理论回顾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衰退和郊区的无序蔓延,国内外出现了田园城市、区域规划、精明增长以及新城市主义等一系列新城建设的理论,以期建立产业、环境、人口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区。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个区域内,产业的集聚是如何引导各类要素的空间集聚,并引导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以此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改善区域城镇水平。新城建设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和

6、层层推进为城镇化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2.2国外实践国外新城建设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一是“卧城模式”,在周边地区建立居住型新城;二是“半独立卫星城阶段”,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丰富的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三是新城建设由物质满足转向综合服务。典型代表是密尔顿・凯恩斯新城,其建设经验可以归结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发展、协调互动。法国拉德芳斯作为“巴黎的曼哈顿”,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形成以商务办公为主,居住、购物、旅游为辅的多功能新区。2.3国内实践国内新城建设成就显著的是苏州工业园和滨海新区。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历程是以产业集聚为途径的产城融

7、合过程,从1944年到2006年,经历了韩国三星、美国BD等首批企业的进驻、园区功能的复合化、服务业繁荣发展的建设之路。滨海新区城镇化发展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借力天津海港和河港的双重功能;二是工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三是现代服务业的出现,形成以塘沽为中心的城市雏形。此外,郑东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江苏昆山新区都成功实现了以产业集聚推进新区城镇建设和产业升级的融合发展。2.4经验总结上述新城建设的成功实践表明,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共同规律和显著特征可以归纳如下:2.4.1新城多数是基于要素禀赋、区域背景科学选择对经济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主导产业,并且

8、通过集约高效的产业链,实现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分工,进一步打造高端产业价值链。2.4.2新城以产业集群为中心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具有对外部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