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

ID:31779195

大小:61.9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8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_第1页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_第2页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_第3页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_第4页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学习活动类型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究[摘要]目前发展教师TPACK的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方式大部分是以教育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忽视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间的复杂的、动态的关系。为了避免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技术整合的倾向,JudiHarris等人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合作,在九个学科领域开发了运用学习活动类型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该方法综合地考虑到了TPACK框架内相互联系的各领域知识,是发展教师TPACK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习活动类型首先确定的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然后才是技术工具

2、的选择。为了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技术与所选的学习活动类型相匹配的程度,每种学习活动类型都向教师提供了能够支持或提升学生学习的数字工具和资源,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使用。这种技术整合的方式以学科教学理论作为坚实的基础。文章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学科为例,对学习活动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关键词]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学习活动类型;教学计划[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张文宇(1980—),男,辽宁朝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E-mail:zwyl980_1214@126.c

3、om。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一)TPACK概念的提出Mishra和Koehler从教师知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问题,他们在舒尔曼提出的PCK(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TPACK这一教师知识框架和结构,如图1所示。他们将其界定为:TPACK是教师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等三类知识元素整合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知识形式,是对这三类知识元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理解。TPACK与分别单独地涉及这三类知识元素不同,是对三类知识元素的超越。TPACK是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技术整合的基础。[1](二)教师的TPACK发

4、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对教师TPACK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与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而丰富教师TPACK的发展途径是教师TPACK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2]在教学中,教师TPACK的发展经常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是思考信息技术如何能够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及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而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关注的焦点是特定的信息技术或资源的合适性及局限性,而对学生在具体学科中的学习需要关注不多。当考虑到TPACK框架内相互联系的各领域知识时,这种方法是不完善的。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

5、的整合需要互相依存的学科的、技术的、教学法的知识,而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对技术的掌握情况等。TPACK框架为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重新认识技术、教学法、学科作为教师知识的互相依存的因素,这是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讲授特定学科的课程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超越考虑特定信息技术工具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而关注教师TPACK的发展呢?近年来,西方学者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越来越重视整合中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关软

6、件和工具的运用与开发的问题。[3]帮助教师发展TPACK的有效方法是使用特定学科的、技术提高的学习活动类型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计划的制订主要基于学生特定学科的学习需要,用基于特定学科的学习活动类型及相关的教育技术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联系,这能够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4]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教师教学计划方面的研究也达成了共识:研究者呼吁制订教学计划需要融合教育技术的使用。[5][6]二、通过学习活动类型发展教师的TPACKJudiHarris等人与

7、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合作,已经在幼儿园到六年级的读写、数学、音乐、体育、科学、中学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学科、视觉艺术、世界语言等九个学科领域开发了学习活动的综合分类。其中幼儿园到六年级的读写开发了93种学习活动类型,数学31种,音乐69种,体育56种,科学40种,中学英语语言艺术66种,社会学科44种,视觉艺术75种,世界语言56种。[7]运用学习活动类型与教师通常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有本质的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信息技术、资源的合适性和局限性,然后再选择基于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这种“以技

8、术为中心”的方式所关注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不是学科内容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运用学习活动类型,首先确定的是基于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然后才是技术、资源的选择。学习活动类型强调将信息技术融入不同学科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中,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