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ID:31782838

大小:60.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_第1页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_第2页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_第3页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_第4页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4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共24眼,所有患者均采用睫状体缝合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2例一次性成功手术,其余2例进行再次手术,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平均眼压(13.56±2.3)mmHg,术后视力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由于钝性外伤所致的睫状体脱离在眼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可导致视力降低、眼压持续下降,采用缝合固定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眼压,改善视力问题,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关键词:外伤性睫状体脱离临床特征缝合固定术效果Doi:10.3969/j.issn.167

2、1-8801.2014.03.217【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51-01外伤性睫状体断离是眼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于眼部遭受钝挫伤而造成睫状体脱离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眼压下降,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否则将会引起黄斑放射状皱褶或视盘充血,甚至严重影响视力。本文以我院24例24眼外伤性睫状体断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复位缝合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4例24眼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其中,右眼13例,左眼11例,男15例,女9例,最小

3、年龄8岁,最大年龄43岁,平均年龄(22.4±3.8)岁,平均病程(8.5±4.6)do6例视力大于0.1,其余18例视力均小于或等于0.1。经检查发现,眼压2〜4mmHg20例,眼压5〜10mmH4例,平均眼压(3.18±0.12)mmHgo所有患者脉络膜上腔及睫状体均出现积液,睫状体均发生脱离,2例睫状体断离口大于2个象限,12例大于1个象限但小于2个象限,10例小于1个象限。合并白内障3例,前房积血10例,虹膜根部断离4例,玻璃体积血4例,晶状体半脱位5例。20例由于拳击伤导致睫状体脱离,2例由于弹弓击伤导致。1.2治疗方法。24例患者经检查确诊后,均采用显微镜进行复位缝合固定手术

4、,进行手术前10分钟,采用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滴入受伤眼,防止房角堆积虹膜组织。采取间接缝合法手术,在切开的同时进行缝合,将断离周围时钟方向划分为手术区域,并向双侧分别增加1个时限,将穹窿部作为结膜瓣基底,切开平行于眼角膜缘后3価处1/2,并进行分离处理,并将角膜缘作为巩膜板层基底,沿基底上眼角膜缘后1.5mm处切开巩膜床,并进行缝合处理,保持1.5mm缝合间距,采用尼龙线对睫状体、巩膜切口前唇、以及巩膜切口后唇进行间断缝合,并在巩膜突出位置进行睫状体复位缝合,缝合结束后进行固定处理[1]。对巩膜瓣进行缝合,采用间断缝合方法进行,在球结膜瓣切口处缝合,每端1针。采用2.5mg地塞美松+2

5、万单位妥布霉素对球结膜囊进行冲洗,手术结束后采用0.3%妥布霉素眼膏+1%阿托品眼膏对眼部进行涂抹,并采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抗炎治疗,滴注时间为3〜5d。2结果22例一次性成功手术,2例进行两次手术。治疗后,经随访发现,眼压小于5mmHg2例,眼压5〜10mmHg2例,其余20例眼压均大于1OmmHg,平均眼压(13.56±2.3)5mmHgo眼压正常后前房深度也逐渐恢复正常,复查发现,眼底视盘较为清晰,视网膜充血水肿现象消退,可见中心凹反光。术后6个月,18例视力0.1-0.5,6例视力小于0.1,2例术后出现前房积血,3例出现短暂性高眼压症,经治疗后全部治愈。通过对比

6、发现,24例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有差距(P<0.05)o3讨论眼部受到外来伤害时,一旦挫伤力度加大,睫状体肌腱将会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巩膜与睫状体出现分离,并通过前房与脉络膜上腔进行相连,引起防水引流旁路现象,导致睫状体发生脱离[2]。睫状体脱离是导致外伤性睫状体断离后出现眼压降低的主要因素,巩膜内面发生暴露,致使房水流至脉络膜上腔内,并沿巩膜处流出。发生持续性眼压降低会导致眼组织损伤,若持续时间过久,可引起角膜及晶状体营养不足,造成视力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眼球发生萎缩。因此,对于眼部遭受钝挫伤的患者,若患者眼压小于lOmmHg,则有可能发生睫状体脱离,应给予重视。如何确定患者睫状体发生脱

7、离的具体部位,是手术中的难点和重点,超声生物显微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具备高频率超声影像功能,操作简单,无创伤,检测度高,可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确定患者睫状体脱离的具体范围、部位以及断离程度等,观察睫状体积液情况,察患眼角内部结构,为手术提供重要信息。对于复位缝合固定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睫状体脱离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进行联合手术容易导致眼部严重损伤,因此,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可先进行复位缝合固定术,再采取其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