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

ID:31787574

大小:56.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应用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临床观察。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妇产科收治,随机分组就益母草(对照组)与安宫止血颗粒(观察组)防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7.5%,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3径乘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o观察组母乳喂养未间断,仅上腹部不适1

2、例;对照组母乳喂养在用药期间暂停,头晕2例,上腹部不适4例。结论产后出血采用安宫上血颗粒防治,可缩短病程,消除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利于母婴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安宫止血颗粒;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类型中,产后出血占一定发生比例,是指失血量在胎儿娩出后24h内大于500ml,为产妇死亡因素之一[1]。中医学将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后血崩:范畴,因血不归经、瘀血留滞所致。采取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降低围产死亡率,保障母乳喂养及妇女生殖健康的关键[2,3]o本次共选择80例产后出血

3、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益母草与安宫止血颗粒防控效果进行比较,现回顾资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80例,年龄21〜42岁,平均(27.5±1.3)岁。经产妇32例,初产妇48例;剖宫产52例,阴道分娩28例。均经B超检查对盆腔器质性病变、宫内残留排除,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疾病所致的恶露不绝。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表抽取法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组间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取益母草片每次4片,3次/d;替硝哇片0.5g

4、/次,3次/d,口服,一个疗程为7d。观察组:取安宫止血颗粒服用,4g/次,1袋/次,3次/d,—个疗程为7do1.3指标观察观察用药前后B超检测子宫3径(了宫前后径、横径及纵径)乘积,白血胞计数,于第5天、12天、14天复诊,对中医症状改变及恶露干净时间、副作用记录。1.4效果评定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效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恶露净止;好转;临床症状缓解,恶露减少;无效:症状在连续12d治疗后,无变化。1.5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

5、t检验,PO.05)o观察组治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3径乘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3不良反应观察组母乳喂养未间断,仅上腹部不适1例;对照组母乳喂养在用药期间暂停,头晕2例,上腹部不适4例。3讨论中医学研究显示,产后出血为产妇产时耗气失血,体质虚弱、或产后过早操劳至血淤、血热、气虚,气血运行不畅,冲任不调所致[4]。西医学观点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子宫复旧不全、贫血、胎膜残留、妊娠子宫张力大、产程长、多产后或剖宫产后子宫缩复力差为引发本病原因。安宫止血颗粒由牛膝

6、、益母草、枳壳、马齿菟、丹参、赤芍、当归组成,为传统中药制剂。方中牛膝、赤芍、当归具温经止痛、活血化瘀之效。枳壳理气,促使淤血排出,气行血畅[5,6]o益母草以益母草碱为主要成分,有祛瘀、兴奋子宫平滑肌、养阴活血、促进宫缩作用。产妇体虚,血性恶露淋漓不尽,易使盆腔感染增加[7]。细胞感染检测中,白细胞计数为初次判断指标,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控制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但安宫止血颗粒对母乳喂养未构成影响,母婴无不良反应,因马齿觅以马齿觅多糖为主要成分,使巨噬细胞活化,机体免疫反应增强,以驱邪、扶正[8,9]o

7、安宫止血颗粒防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虽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药物不良反应少,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占有优势,患者易接受。本次观察组治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3径乘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未间断,仅上腹部不适1例;对照组母乳喂养在用药期间暂停,头晕2例,上腹部不适4例。综上所述,产后出血采用安宫上血颗粒防治,可缩短病程,消除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利于母婴健康,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8、8:24.[2]陈启松.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38-39.[3]GrobmanWA,GersnovlezR,LandonMB,etal.Pregnancyoutcomesforwomenwithplacentapreviainrelationtothenumberofprioroesareandeliveries.ObstetG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