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

ID:31797700

大小:58.3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_第1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_第2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_第3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_第4页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审慎金融论文范文:阐述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word版下载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积极加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倡议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审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一、我国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基本目前状况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已成趋势,我国随之也积极推动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工作。主要目前状况包括:(-)初步构建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初步构建了我国金融稳定监测体系,建立系统性风险评估策略和制约框架,定期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全

2、面评估。二是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统计体系,为系统性风险监测提供支持。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按照季度发布社会融资规模,统计信息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涉及到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和中间业务市场,能够更好地衡量全社会的融资状况和流动性水平,并反映了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不同市场之间的分布与传递。同时,进一步规范了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分类标准与计量策略。三是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发的系统性风险定量监测模型,综合运用压力测试、模型分析等工具,考察金融机构对各类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间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3、。(二)加强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一是提出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的总体原则和思路。在2011年《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提出,国内系统重耍性银行评估主耍考虑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四个因素。但具体评估标准和策略还尚未出台。二是制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已经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更高标准,我国也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审慎监管标准。2009年,银监会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关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理念,提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动态资本缓冲要求。2011年,在银

4、监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增加暂定为1%的附加资本要求,并且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三)积极推进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防范工作宏观上,建立了逆周期宏观调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将信贷投放与宏观审慎要求的资本水平挂钩,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逆周期调节信贷投放。同时,积极创新政策工具,陆续推出了大额风险暴露、动态

5、拨备、资本质量水平领域逆周期监管等重要措施和杠杆指标管理;微观上,积极推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充分竞争下的激励利约束机制,维持了微观主体健康发展;市场层次上,推进了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完善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市场产品,改善了市场结构,推动了支付结算体系和征信体系建设。(四)完善了危机管理和系统性风险处置框架一是强化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利用发放地方政府向中央专项借款、紧急贷款和风险处置再贷款等措施,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强化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作用。二是“一行三会”联合地方政府做好高风

6、险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工作,牵头完成高风险券商重组,农村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以及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完善个人债权收购管理制度及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二、我国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存在的理由(-)宏观审慎监管主体不明确,权威不足从世界经验看,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主要依赖央行发挥中坚作用,其他监管部门均围绕配合央行实施金融监管。目前,我国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在“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下,监管机构存在多重身份,监管工作交叉,界定不明,使得宏观审慎监管主体明确程度不足,监管协调成本过高,限制了监管机构对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

7、。此外,“一行三会”均是我国金融监管主体,职能上既有合作也有区别,央行权威相对有限,使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缺乏具有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和直接权力的权威性监管主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涵盖不宏观审慎监管是以防范和制约系统性风险为宗旨,而系统性风险应该涵盖所有可能造成金融不稳定的金融行为。从S前我国宏观审慎金融监管的实践来看,存在着监管涵盖范围不足的理由。一方面,目前我国主要是针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了严格的审慎监管要求,对于影了银行业务、金融控股公司、金融衍生产品等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

8、业务的审慎监管仍有不足。另一方面,金融体系风险并非完全源于金融体系本身,经济各领域畸形发展和风险集中爆发均有可能积累引发金融体系风险,而目前我国不少经济管理部门并未实质加入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