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ID:31812701

大小:64.4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8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_第1页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_第2页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_第3页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_第4页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_第5页
资源描述:

《6考点三迁移运用巩固提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组一对点练11.阅读下血这首词,完成问题。孤雁儿•世人作梅诗W1李淸照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注】北宋朝廷南迁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移官湖州途中不幸病故,这首词即为悼亡之作。“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小风疏雨萧萧地,又

2、催下千行泪”中的“疏雨”“千行泪”形成对比,疏雨是外界环境,千行泪是作者的行为,显示了作者对自己丈夫的深重思念与哀思。答案: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边是小风疏雨,一边是泪下千行,痛苦之深,使泪水多于雨水,表达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2.(2018•浪阴中学月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初春徐灿①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苑转为谁垂?金衣②飞上樱桃树。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

3、的能力。要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分析。答案: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独居闺阁的词人以芳草才吐新芽、梨花刚刚开放、柳絮漫天飞舞、树上黄莺鸣喉等初春美景,反衬了自己如柳絮般飘零、沦落之感和伤感落寞之T芒°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南乡子•送述古鬥苏轼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注】述古:陈襄,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字述古。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具体的'‘景”和“情”的内容作答。答案:下

4、阕通过描绘晩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岀清冷孤寂的氛围,以哀景衬哀情,烘托了作者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之情。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夜发分宁川寄杜涧叟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注】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结尾句作简要赏析。答:答案:那满川风月无比多情,因理解“我”的愁绪而满含愁意。诗人采用拟人(或移情)、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或“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使得诗句含蓄而耐人寻味。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而的

5、题目。都门秋思(其三)丁黄景仁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注】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此指京城繁华喧闹的街道。③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考怎样的情感?答:解析:鉴赏表现手法的题目,一要看诗歌内容写了什么,二要体会有怎样的作用。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五剧”与“北邙”的对比,抓住“车声隐”与“惟见”,再结合注释得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

6、繁华盛世终将逝去”的感慨。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対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來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感慨,同吋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逝去的隐隐愁绪。(2)这首诗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解析:回答本题先审题目——明确鉴赏的诗句;再审诗句——抓住诗句的意象“夕阳”“山色”与“登楼”的巧妙组合,抓住关键词“劝”“将”体味其好处。答案:①这首诗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夕阳和山色是美好的景色(乐景),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7、(哀情)。②运用拟人手法,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一个“劝”字、一个“将”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來,形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周邦彦楼上睛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英结构特点。答:答案: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Z感;下片写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