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ID:31819670

大小:71.6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18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吋,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A.限制农民的自由流动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2、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相对于租让企业,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出6488个。但是,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制革厂甚至是一些小

2、作坊,承租人多是原来的业主,另外大约有1/4的承租人是合作社。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A.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B.准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举借内债來解决民生方面问题3、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这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公私大合营4、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

3、,走向社会主义。但是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5、《一杯苦酒一一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來“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采取了高度集屮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的改善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开展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6、1976〜1980

4、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额达33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4.5倍以上;进口额约为65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约5倍。1981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30%。这反映岀()A.苏联体制改革效果较为明显B.苏联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C.苏联机器以及设备的生产依赖西方D.当时苏联政府重视发展重工业7、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联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0这反映出()A.战争

5、局势阻碍政策推行B.新经济政策阻力重重C.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缓D.斯大林体制完全确立8、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的重耍特征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D.优先发展农业和军事工业9、以下为1913-1926年俄国的工业生产情况表:年份项目1913192019251926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亿卢布)102.5113.1077.3911

6、0.83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10013.875.510&1上表屮出现1926年这种工业生产情况的因素是()A.多种所有制并存,恢复商品交换B.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C.完善计划管理,刺激工业发展D.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10、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经过充分的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失去了公平性B.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经济的包围封锁C.苏俄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苏维埃俄国当时的社会性生产力的水平11

7、、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屮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A.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12、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年一1985年)(单位:%)时间1951—1960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苏联官方统计10.16.57.85.74.43.5美国中

8、央情报局的估计5.64.95.13.02.30.6麦迪森的估计5.2]4.84.82.91.81.7苏联学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