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ID:32619132

大小:66.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列宁曾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由此可以看出()A.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B.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采用军事的或行政的手段进行经济建设是正确的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在粮食收购领域,苏联政府通过收购的办法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却又对粮食进行严格限价。农民有出售粮食与否的自由,但若要售粮则必须按照政府定价

2、出售。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A.延续了战吋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B.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完全丧失C.存在商品经济与计划管理的冲突D.并不适应当时苏联经济发展需求3、布哈林1928年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來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A.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工业化建设要遵循规律C.经济建设应强化资本积累D.商品供求关系已经失衡4、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

3、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己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他()A.反思战吋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5、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6、

4、1933年8月14日,苏联朵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己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苏联己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7、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

5、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8、1920年底,苏俄把余粮征集制扩大到棉花、麻类、皮革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国有化由大屮企业推广到广大小企业,进一步取缔一切私人贸易活动等等。这表明()①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②非常措施没有因非常时期结束而收缩③俄共(布)急于超阶段地直接实现社会主义④表明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全球通史》说:“农民与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土地所有权……”

6、。这一现象()A.推动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苏俄经济的凋敝D.是苏俄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与实践10、“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贡税。”但只要有助于恢复发展经济,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儿亿公斤石油而惋惜不已。这种做法A.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B.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C.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D.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1、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位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I口

7、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历史的原因”是指()A.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B.美苏激烈争霸的压力C.个人品质缺陷D.斯大林模式的禁锢12、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岀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3、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

8、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4、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