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

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

ID:31841299

大小:8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20

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_第1页
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_第2页
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冶金之家网站宣钢2500m3高炉炉型管理实践刘建民(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炼铁厂,河北宣化075100)摘要:对宣钢2#高炉(有效容积2500m3)炉型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上下部调剂、合理分布炉内煤气流、加强水系统管理,严格热、渣制度等管理,2#高炉操作炉型合理,取得了较好的冶炼效果。关键词:高炉;炉型;管理;实践1概述宣钢2#(有效容积2500m3)高炉于2010年9月建成,高炉采用PW型并列料罐无料钟炉顶,炉身下部、炉腰、炉腹采用4段铜冷却壁。冷却系统采用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设有30个风口、3个铁口,高炉一代寿命预计15年。2010年9月18日点火开炉,4天后

2、利用系数达到2.0t/(m3·d),实现顺利开炉,快速达产。之后,由于送风系统连续故障,导致高炉多次无计划长时间紧急休风,造成高炉炉缸堆积,炉墙不同程度粘结。通过配加锰矿等洗炉剂处理,并优化上下部装料制度,炉况逐步恢复正常。在此基础上,强化各种操作制度及管理,炉型控制较为合理,并取得了较好的冶炼效果。2炉型管理实践2.1上部调剂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也是高炉追求指标与长寿的保证。通过调整矿、焦在炉喉径向的分布,获得稳定合理的矿焦料面形状,从而获得合理的上部煤气流分布,实现高的煤气利用。2#高炉布料制度经历了3个明显过程。开炉:O38(2)36(3)33(3

3、)30(2)C40(3)38(2)36(2)33(2)30(2)13(3)2011年:O42(2)40(3)39(3)37(2)35(2)C42(3)40.5(2)39(2)37(2)35(2)13(5)2012年:O41(2)39(4)37(3)35(2)33(1)C41(3)39(3)37(3)35(2)32(2)29(3)2#高炉不同时期十字测温煤气温度分布见图1。前期采用中心注焦布料模式,对解决高炉顺行起到了良好效果,指标尚可,但未能有效解决炉顶温度高、炉顶打水、中心焦堆肥大等问题,高炉进一步降焦比遇到瓶颈。2012年彻底改变中心注焦模式,尝试“平台+漏斗”模式,

4、并在生产实践中逐步优化,摸索适宜的平台宽度、漏斗深度及料层厚度,合理调整各角位矿焦比,以期达到稳定风量、保证中心煤气流,降低全炉操作压差,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了焦比的目标。2.2下部调剂冶金之家网站下部调剂主要是调整鼓风参数,以维持最佳的初始煤气流分布与合适的回旋区深度,达到周向气流分布均匀、径向温度梯度小、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的要求。在高炉调剂中,下部调剂是基础,如果炉缸活性不足,初始煤气流分配上中心气流不足,这样通过上部调剂达到抑制边缘气流的操作难度大,气流稳定性差。2#高炉共有30个风口,开炉初期选择风口直径125~130mm,下沉5°,风口长度585mm,全风口面积0

5、.3732m2。开炉后一段时间内受外围影响,一直未能全风口作业,对炉型影响较大。结合炉缸工作状态,同时配合上部装料制度的调整,后续有针对性缩小风口面积,以提高风速,提高鼓风动能。目前风口面积为0.3280m2,实际风速265m/s,鼓风动能12000kg·m/s。同时在高炉强化冶炼过程中,为防止大喷吹情况下未燃煤粉恶化料柱透气性,恶化炉缸透液性,高炉强化热风攻关,日常风温≥1170℃,同时富氧3.5%,增加炉缸热收入,改善煤粉在炉内的燃烧条件,提高置换比。2.3水系统管理2#高炉采用砖壁合一的薄壁内衬技术,炉身下部至炉腹共4段铜冷却壁。铜冷却壁热面的渣皮保护层对炉内气流分

6、布的变化十分敏感。合适的冷却水压、水量及进出水温度,影响炉内渣皮保护层的厚度及稳定性、冷却壁的使用寿命。冷却达到较好的结果是各段冷却壁温度稳定受控,高炉圆周方向均匀,炉身、炉腰、炉腹不同高度部位温度分布合理。由于高炉热负荷不断变化,不但受渣皮的稳定性影响,也与高炉操作状态密切相关,炉内气流的稳定性对热负荷影响最大。生产中重点控制最高与最低热负荷,以确保合理的操作炉型,在炉内操作上杜绝局部气流、管道及热制度失常,避免人为控制冷却强度不均匀。2#高炉在水系统调整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确保高炉冷却壁安全水流速≥1.6m/s;二是铜冷却壁热面温度≥50℃。通过摸索实践,选择出

7、适宜高炉强化生产的水系统主要参数,见表1。日常生产中,不允许随便调整冷却水流量。当冷却壁温度偏离正常受控范围且仍有发展趋势,应该认真分析导致温度偏离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症下药。通常调整顺序:高炉操作参数→装料制度→冷却水流量。2#高炉在生产运行中,逐渐将软熔带根部控制住炉腰炉腹区域,有效地保护各区域冷却壁及渣皮的稳定性,操作炉型合理。2.4热、渣制度管理由于薄壁炉衬,且4段铜冷却壁导热系数高,对热量波动较为敏感。长时间低炉温或高炉温,都会造成软熔带根部位置波动,极易导致炉缸堆积和炉墙粘结,破坏操作炉型。生产中遇到类似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