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

ID:31855216

大小:113.72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1-22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_第1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_第2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_第3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_第4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音乐天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外音乐巨星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肖友梅肖友梅(1884~1940)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年回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工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准备。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肖友梅主持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该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肖友梅曾编写过《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一批我国早期的音乐教材。同时他以严谨的风格,运用西方作

2、曲理论写出了一些早期的艺术歌曲,如《问》、《南飞之雁语》等。此外,他还在器乐创作方面有所尝试。他一生共写有100多首歌曲、两部大合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一首大提琴曲。肖友梅还是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16年7月,他以《关于17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阿炳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他自幼随父学习音乐。26岁时因病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唱、沿街乞讨为生。阿炳的演奏技巧超群,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生活经历,创作并演奏了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以及琵琶独奏曲《昭君出

3、塞》、《大浪淘沙》等。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曾对阿炳的创作演奏进行抢救录音,整理出版了《阿炳曲集》,并于195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曾在国内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他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其中《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深受群众喜爱,流传至今。1938年他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期间,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他去苏联工作学习,其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

4、《中国狂想曲》、《民族解放》等。1945年,他病逝于莫斯科。由于冼星海对中国革命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誉他为“人民音乐家”。时代歌手——聂耳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并能演奏多种乐器。他曾在上海师从黎锦晖先生学习作曲。他是上海左翼联盟音乐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1933年,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卖报歌》。1934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共创作出《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等优秀歌曲,并写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器乐曲。1935年,他写出了《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等著名歌曲

5、。他还创作出建国后被定为《国歌》的原《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他在经日本至苏联留学途中,在游泳时不幸溺死于日本滕泽市鹄沼海中,时年23岁。在聂耳两年多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传世之作41首之多,还有15篇战斗性很强的音乐论文。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音乐开路先锋。现代抒情歌曲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1940~1990),四川重庆人。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以创作抒情歌曲见长。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洁白羽毛寄深情》、《周总理,您在哪里》、《吐鲁蕃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家喻户晓

6、,争相传唱。他还为歌剧《伤逝》谱写了全剧音乐。其中插曲《一抹夕阳》、《紫滕花》、《风萧瑟》等,现为专业、业余声乐工作者较喜爱的作品,还被选为声乐教材。他的歌曲,多次被评为群众喜爱的歌曲。由于长期积劳成疾,1990年在音乐创作中,他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他的作品清新流畅,旋律优美,感情真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他在我国现代抒情歌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逝世,对中国音乐界是一大损失。欧洲音乐之父——巴赫巴赫(1685~1750)是德国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大多在宫廷和教堂供职,担任过魏玛公爵的风琴师与乐队首席和柯坦王子宫廷的教堂乐

7、师、乐长,以及托玛斯教堂的风琴师、唱诗班首席、乐长。巴赫创作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宗教题材,反映出作者对德国30年战争后的黑暗、贫困、苦难的社会现实的感受以及他倔犟、傲岸的精神。而他的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又充满着欢快的情趣。诸如大型声乐套曲《b小调弥撒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农民康塔塔》等,成为他的不朽代表作。在巴赫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