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

ID:31856417

大小:189.33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1-22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_第1页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_第2页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_第3页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_第4页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语的新范式—接受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接受美学接受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45年以后,在当时的联邦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统治着文学批评和理论领域的是“新批评”在德国的变种“文本批评”(werkimmanentcTextkritik)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如维尔利(M.Wehrli)、沃斯勒(K,Vossler),凯瑟尔(G.Kayser)和施泰格尔(E.Staiger)等,强调文学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将作品(“诗作”)视为一种“自在的、全封闭的存在”和客观的认识对象,声称作品是文学唯一的实体,其价值仅仅蕴含在自身之中,因此,任何理解、批评、评价和研究都只能以此为出发点

2、,以它为唯一的对象。离开作品这一“本体”,一切都将失去依据和意义。在这一学派看来,每一部文学作品即“诗作”,是一种完整的语言构造,都包含了客观的认识与审美的前提和结构,其总体形态、价值和意义是它自身所固有的,超越时空并永远不变的,其社会和审美效果以及历史地位亦由它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由此出发,文本批评主张文学批评和研究必须“非意识形态化”,摒弃一切历史的、社会的、传记的背景材料,排除一切“主观的心理因素”,对作品的文本进行“无任何前提”的观照,才能获得“客观的科学性”,因为,所有这些背景材料和主观心理因素都将损害文本的绝对独立性,将“非美学的判断”带入文学

3、批评,妨碍人们正确地、不带偏见地、公正而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作品。维尔利称:“假如我们承认,诗作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对象,那么,我们就不但应该,而且必须把作品的产生过程、它与作者的关系,它的来源、作用和影响、它在时代潮流中的意义和地位等等①统统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一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凯瑟尔亦宣布:“文学批评是一种发现诗作的固有性质和价值的科学性工作,不容许批评者有丝毫②的主观偏见,不论这种偏见源于何处,来自批评者个人或是社会。”文本批评学派将文学作品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孤立出来,割断了作品与文学传统的纽带,既否定了它与它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联系,也否定了社

4、会存在对文学作品的制约。更为严重的是,它作为统治着高等学府的文学教学、支配着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严重地压制和阻碍了新的批评和研究方法的产生。到五十年代末,它已经僵化、凝固为一种经院式的理论教条和刻板而繁琐的研究程式。它不仅不能容忍对作品的不同解释,而且不容许在解释中出现的任何差异。正因为如此,在六十年代爆发的“反权威”浪潮中,它首当其冲地成为文学领域内叛逆者攻击的对象。六十年代初,由于国际和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西欧各国的公众意识日益活跃,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对政治的关心大大加强,整个社会生活迅速“政治化”。六十年代中期,在法国、前联邦德国等爆发了大规

5、模的学生运动。在学术领域,出现了一股强烈的革新潮流,猛烈地冲击着陈旧的治学方法和沉闷的学术空气。在这种形势下,文学批评和理论领域也发生了剧烈的反叛。在前联帮德国,越来越多的文学工作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作家和批评家,对以文本批评学派所代表的学院式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合理性提出了强烈的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极端形式主义的理论和过时的方法论严重脱离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实际,早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现实的需要,文学批评和理论①M·维尔利《文学科学导论》,维尔茨堡1948年,第17页。②W·凯瑟尔《语言的艺术作品》,1952年伯尔尼和慕尼黑,第23页。界应当进行一次彻底的

6、“自我反省”,开展一次广泛的讨论,以明确文学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本质、功能和效用;在方法论上,必须克服客观主义的倾向,从本体论形而上学的封闭圈子里走出来,在文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考察文学的进程、存在方式、作用方式和结果。以文本批评学派为主体的旧的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自身的缺陷,终于抵挡不住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年轻一代文艺理论革新者的挑战,逐渐丧失其统治地位并日益衰落、解体。在随之出现的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危机中,许多人开始探索新的道路,试图突破旧的理论框架,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构想。接受美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创始人之一伊瑟尔1

7、987年底在为《阅读行为》的中文版而写的序言中回忆道:“接受美学产生的原因,无疑应当从六十年代德国高等学校所处的历史状况中去寻找,它既有科学史方面的,也有政治方面的。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六十年代标志着文学研究中幼稚阐释学的终结。传统的阐释方法遭到了愈来愈强烈的指责。这首先是因为,它不仅无视对文本的不同解释,而且不能容忍解释中出现的任何差异。尽管事实证明,文学需求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解释,而这又会使同一部文学作品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人们却往往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宣布为唯一可能的解释。一旦出现与已相左的理解,他们总是通过标榜自己阐释方法的“正确性”去否定对方的解

8、释。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为某一特定的阐释方法辩护的理论便应运而生。以探究作者的本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