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中学语文备课教案

双沟中学语文备课教案

ID:3189179

大小: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20

双沟中学语文备课教案_第1页
双沟中学语文备课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双沟中学语文备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双沟中学语文备课教案序号:6备课人杜金菊备课时间11、24上课时间11、30审核人课题古诗五首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3、背诵古诗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检查旧知:1、背诵所学的古诗2、检查字形二、明确目标:三,赏析新诗:《钱塘湖春行》1.作家作品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2.朗读诗歌指导:3.指导学生评析诗句。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小结: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尾

3、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4.背诵。小组中等生展示。《西江月》1.作家作品简介。《西江月》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2.题解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岭中。3.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4.小结: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夜色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

4、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5.背诵。小组一等生展示。《天净沙·秋思》1.解题:2.通过想象,把握意境。作者在曲中只是列举几种事物,没有使用动词或关联词,即形成一幅有形象,有色彩,有气氛,有韵味的图画。通过想象,描述图景,切忌硬译:3、背诵。小组三等生展示。四、小结:五:布置作业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