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ID:3190100

大小: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20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4页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第26卷第4期长春工业大学(高教研究版)2005年12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Technology(HigherEducationStudyEditi0n)Vo1.26No.4Dec.2005?国际与比较高度教育?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王琰春张胜军(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海南海1:3571158)[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东,西方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尽管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迥异,但在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中,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道德教育,教学方法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研究这些相似之处

2、,对于我们探寻东,西方教育思想的起源,探讨两种教育之间的异同,借古鉴今,都是很有意义的.[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五世纪末,近一个半世纪里,东方和西方先后出现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近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当孔子思想传人西方后,学术界就将孔子与苏格拉底相媲美,尊孔子为东方圣哲,而称苏格拉底是"西方孔子".尽管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之大,渗透之深都是令人仰止的.除对后世所作的贡献同样深远以外,两位先哲在教育上的许多观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研究这些相似之处,对于我们探寻东

3、,西方教育思想的起源,探讨两种教育之间的异同,借古鉴今,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以培养统治者和政治家为教育目的,力图挽救社会危机孔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改良派,深感当时的奴隶制面临"礼坏乐崩",行将解体的危机.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勉励弟子们"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的这个宗旨,后来由弟子子夏更为明确地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在孔子看来,实现仁道

4、政治的基础和关键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养从政人才,以道治国安邦.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于当时的世袭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对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和其后两千年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古希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逐渐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由于这种民主制度是以奴隶制为基础,为获取更多的奴隶,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对外扩张,其结果是不仅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更导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由全盛走向衰落.亲眼目睹这一转变的苏格拉底把摆脱社会危机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具备政治知识和统治

5、才能的政治家,并主张将政治知识化,专业化.他告诫学生,要想从政成功,必须不断学习各种有关政治的知识,不断深入实践.这一点从他同智者安提丰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回答安提丰的问题时,他说:"是我独自一人参预政事,还是我专心致志培养出尽可能多的人来参预政事,使我能够对政治起更大的作用呢?"由此看出,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上,孔子与苏格拉底所持的观点基本一致,即都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培养统治人才,以达到振衰起兴,摆脱国家或城邦的危机.不同的是,前者的教育目的更为明确和全面.孔子试图采用"举贤"的办法来弥补世袭制的不足,更多地重视到了民众的力量,"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多少反映了一些民主政

6、治的倾向.而[作者简介]王琰春(1974--),女,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一3O一由于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日渐衰败,苏格拉底对民"温,良,恭,俭,让"等行为准则.孔子将"仁"作为政主制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不相信民众的理解治的实践目标,试图通过教育来提升道德,从而达到秀人物的身上,从这个角度上看,孔子无疑比苏格拉孔子不仅以道德教育作为自己整个教育思想的底思考得更为深刻和透彻.核心,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理想化的人二兰整育者的为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奠定基础l=.,德,而这些品德的外部表现则是艺,礼,乐.他…比培养理想体现喜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吴磊:想中

7、的核心内容,两者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标准和理想化的人格特征.他们关于培养理想人格的论述,实际上都涉及到人的和谐发展思想,但是两者却有不同的趋向:孔子的和谐发展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苏格拉底则更侧重于人的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它们分别是东,西方关于和谐教育思想的源流.值得一提的是,到近代以后,西方的人格教育思想却与孔子的思想有了相通之处,同样考虑到道德教育内容的和谐,似为殊途同归.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是相对立的.在中外教育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