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

ID:31906654

大小:10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26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_第1页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_第2页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_第3页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_第4页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指标体系解读一、专业剖析的作用专业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选取专业进行质量剖析和评估,是落实专业建设工作,提高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可以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为此,推出了一套高职专业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案,这套专业评估剖析方案既可以用于高职专业自身进行自我评估,也可以用于学校对专业建设的检查与监控,还可以用于国家或地方

2、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估中对专业的剖析。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高职专业剖析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主要依据,以“加强规范、提高质量、兼顾效益”为指导思想,坚持了如下原则:1、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在整套方案材料中,突出就业为导向的主题,强调满足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符合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人才规格的一致性、毕业生的就业率、社会评价、实践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的吻合度(逼真度)、实践教学项目的“真刀真枪”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2、能力本位的原则在整套方案材料中,

3、围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能力的培养,坚决避免学科本位的思想和行为,把能力本位思想贯穿在教学全过程的考核中,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按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在课程结构上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整合知识,形成新的课程,课程形式、考核形式都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引进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及学生获得证书均有明确的考核要求。学生职业素质,教师的双师性也围绕能力培养来要求与考核。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性,参与专业的教师、学生及一切有关人员均在被考核评估之中,二是全过程性,覆盖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三

4、、各评价项目A级标准的内涵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建立在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以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的思想;专业设置有明确的职业面向;专业名称科学、规范、口径宽窄适当。培养目标有准确的职业定位,体现了主动服务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表述清楚、与培养目标一致,操作性强。有专业设置(建设)指导委员会,并能在教学管理中发挥显著的作用。2、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依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

5、特点,并形成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课程,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征明显。实践课程突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培养方案能够引入职业资格恰当、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有效实施“双证书”教育。课程整合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能够自行开发课程。专业培养方案规范、稳定,并具前瞻性,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并形成了专业特色,能够及时主动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反应。3、科目课程所有科目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在体现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方面成效显著,实验、实训大纲

6、有创新、适用性强,并在高职课程标准制定方面进行探索。依据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范型,效果显著。能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高职高专教材和优秀课件,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的比例≥60%;重视教材建设,并有参加编写的省部级以上规划或获奖教材。4、教学环节教学基本文件和教学管理档案保存齐备,分类清晰,客观、准确记录教学过程和质量动态。各类课程均有符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课程范型采取灵活的考核形式;在专业职业能力考核上有独到措施,有一定影响面。能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

7、展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对不同范型课程能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全面推广多媒体教学,且运用得当,效果明显,积极运用网络教学。教学管理规范有序、运行稳定;教研活动有计划、围绕新时期高职教学改革开展工作效果明显。...5、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设计思路清晰,认识深刻,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中得到突出体现。开设了有关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对职业素质教育准确领会,并充分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在毕业生身上得到较好体现。制定了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教育改革方案,有创新,措施得力。6、教

8、学环境有相当数量的可利用的专业图书;有相当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子阅览室和教室能充分满足专业需求。实践教学条件能够保证实践教学需要,能够开出技术领先的实验和实训项目,有一批可利用的最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教学和建设经费高于教育部标准,学校有专项经费投入专业建设,专业自筹经费能力强。7、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深入到专业共建、课程共建、专业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等方面,达到双赢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