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八声甘州

柳永 八声甘州

ID:31913762

大小:1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7

柳永 八声甘州_第1页
柳永 八声甘州_第2页
柳永 八声甘州_第3页
柳永 八声甘州_第4页
柳永 八声甘州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永 八声甘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永八声甘州题解关键词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以词著称;大量制作慢词;多写城市风貌、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擅长白描铺叙;音律谐美;有《乐章集》。内容提示  这首词抒写了被萧瑟秋景所触发的羁旅之愁与思乡之情,曲折地透露出词人矛盾痛苦的内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封建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  此词为双调。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层层铺叙,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情细腻深婉,穿插想像,曲折有致。柳永生平简介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

2、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乐章集》。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  ...仁宋时,选人初任荐举,本不限以成考。景祐中,柳三变为睦州(按:今浙江建德)推官,以歌辞为人所称。到官才月余,吕蔚知州事,即荐之。郭劝为侍御史,因言

3、三变释褐到官,始逾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因诏州县官,初仕未成考,不得举。后遂为法。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  柳耆卿为举子时,多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柳永)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求其后不得,乃出钱葬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1034)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

4、官(按:磨勘,唐宋时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其词(按:即《鹤冲天》)曰:“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长短句”  《后山诗话》云:“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wěimǐ委曲宛转)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宋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三变闻之,作宫词,号《醉蓬莱》,因内官达后

5、宫,且求其助。后仁宗闻而觉之,自是不复歌此词矣。会改京官,乃以无行黜之。后改名永,仕至屯田员外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  《艺苑雌黄》云:“柳三变,字景庄,一名永,字耆卿,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儇子(按:指轻薄浮滑的人)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呜呼,小有才而无德以将之,亦士君子之所宜戒也。柳之《乐章集》,人多称之。然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媟之语。若以欧阳永淑、晏叔原、

6、苏子瞻、黄鲁直、张子野、秦少游辈较之,万万相辽。彼其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皇祐中,老人星见,永应制撰词,意望厚恩,无何始用渐字,终篇有‘太液波翻’之语,其间‘宸游凤辇何处’,与仁庙挽词暗合,遂致忤旨。士大夫惜之。”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指仁宗),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指晏殊,晏殊为相在仁宗庆历二年至四年间,也即1042-1044年间)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祗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引)龙

7、榆生《唐宋词格律》八声甘州  简称《甘州》,唐边塞曲。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  今所传《八声甘州》,《乐章集》入“仙吕调”。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首句增一韵者。讲析提纲一、上片写景,层层铺叙,情景交融。起调雄浑苍茫,歇拍蓄势有力。  起调“潇潇”、“洒”不仅状秋雨之动势,且描绘出雨之声。“渐”...领起下

8、三句所绘之景,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这样写景,在词中确为少见。   六、七句的楼头所见,寄寓了词人意气销损,然而又羁旅他乡的心灵苦难。  歇拍两句,以江水流逝做喻为下片直抒胸臆蓄势。江水之流,前人已有体悟与概括。《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