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

ID:31922617

大小:31.1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7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_第1页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_第2页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_第3页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_第4页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应分析【摘要】: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给量。一方面,准备金政策因能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引起货币乘数成倍的缩小或扩大,进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此来达到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的目的,成为我国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央行不得不向市场大量投放基础货币来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的稳定,使得外汇占款下降,然而在对冲市场的流动性方面,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政策并没有太大的主动性,存款准备金政策因其法律强制性,在不震动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前提下,就能较大程度上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取得更好的

2、政策效应。所以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长期处于主要的地位,存款准备金制度将是我国以前、现在和以后不可缺的货币政策。【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给量,政策效应1984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同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一同成为了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国从2006年下半年就开始频繁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当时针对市场上物价上涨、信贷扩张、流动性过剩等矛盾。2015年共调整了5次存款准备金率,现行的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6.5%,中小型金融机构是13%。2016年2月

3、2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从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维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富裕,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变革营造合适的货币金融环境。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繁,并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常用的对冲工具。央行降准符合预期,由于外汇占款下降、资本流出需要降准来对冲;另外,从中国经济基本面看,经济还是处于比较弱的状态,要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1.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涵义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

4、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中央银行对客户存款安全的考虑,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总是力求最大程度的吸收存款,扩大

5、贷款规模,来赚取最大利差,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在这种急于追求利润而没有忧患意识的运作模式下,难免会带来风险,央行为了避免发生普遍性的流动性和支付危机,以此来保障存款者的利益,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持其存款负债的某一比例作为支付准备金,在风险发生时,确保人民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因为中央银行的所有政策手段都是通过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决定的,而货币供应量决定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大因素。因此中央银行的所有政策手段,都是围绕着这两大因素的调控而设的,在众所周知的所谓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中,公开市场业

6、务和再贴现主要决定的是基础货币量(同时也决定中央银行的利率),而存款准备金率则是决定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的存款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原始存款,即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或者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另一部分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在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提取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后,其余部分贷放给客户,客户通过签发支票完成其支付行为,收款单位将所得款项存入银行,银行除按一定比例提留准备金后又

7、贷放出去,这样辗转存贷,便可创造大量存款。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步发现,准备金率对于商业银行扩大或者缩小贷款规模具有重大影响。变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便能够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正基于此,中央银行才把存款准备金政策视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之一。1.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1.3.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缩→货币乘数降低→货币供给量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投资、消费支出减少。1.3.2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

8、金率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货币乘数提高→货币供给量增加→市场利率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增加。具体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就业水平状况经济增长状况通货稳定状况货币乘数变动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投资或贷款供求变动货币供应量变动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商业银行存款结构金融市场融资构成国际收支状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变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1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三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