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

ID:6077262

大小:3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02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_第1页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_第2页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_第3页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_第4页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  摘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

2、策;回收流动性;利率市场化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5-0059-0516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探究  摘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调整、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常规性货币工具,特别是近些年,为了冲销外汇占款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规模和频率都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这种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空间已经不大,必将被利率为主的价格工具逐步替代,在这一过渡时期,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推进差别准备金利率,扩大商业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

3、资产的种类,逐步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利率,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回收流动性;利率市场化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5-0059-0516一般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从而给银行带来了更大不确定因素,并使流动性管理更为困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或者取消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或者基本不再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政策工具。与此相比,我国中央银行一直将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最主要的常规

4、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度达到21.5%的历史高位,而且中央银行还尝试使用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些问题值都得深入研究。一、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国内的讨论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及我国有关改革所期望的目标往往都是以发达国家的有关对象为背景和参照,这就要求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不仅依据它们本身的理论逻辑,而且要从创造性转化的角度,把这种理解延伸到与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

5、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吸收社会存款之后,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向中央银行上缴一定比例的准备金,除去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那部分存款才能用于放款和投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始建于1984年,是在计划金融体制向市场金融体制转轨过程中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我国国有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的支柱是国家信用,因此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就不是为了维持国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防止银行破产,而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进行信用控制和结构性调整。161998年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我国基本上构建

6、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架构,存款准备金率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应当说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制度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存款准备金制度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基础性制度。一般来说,经济收缩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经济扩张期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外汇占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在1998—2002年都处在较低水平,导致基础货币发行严重不足,4年间法定准备金比率基本不变,仅仅在1999年11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央银行才将存款准备金率由8%降至6%。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提高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效果较为显著。最近一轮经济周期开始于2000年,中央银行仅在2

7、008年和2012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7次,但却有30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原因在于入世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加大,我国中央银行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冲销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多发。二、开放条件下稳定汇率造成流动性过剩入世以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外部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直接影响到内部均衡,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物价稳定与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国际收支双顺差及热钱大量涌入带来的外汇猛增,进而造成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过多,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出现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局面。16流动性的本意是指各种资产转化为包括现金在内的各种支付手段的难易

8、程度。正确理解流动性过剩应当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和社会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区分开来,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社会层面的流动性则表现为包括金融资产在内的各种资产变成现金和活期存款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