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ID:31939588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_第1页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_第2页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_第3页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_第4页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摘要】《左传》全书出现的人物,上至天子诸侯、王公卿相,下至士卒商贾、妾媵仆役,共有三千多个。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物群体,作者对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不少人物都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面貌,活现于读者的面前。通过对这些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左丘明当时对妇女的态度,还可以从中透析出一些文化意蕴。【关键词】《左传》女性形象文化意蕴一.《左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1.具有政治家素质和强烈爱国思想的女性《左传》中描写的妇女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出身贵族,当她们以自身独有的地位与身份

2、介入政治生活时,便以其各自的性格品质,呈现出各自特有的精神面貌。楚武王夫人邓曼是一位能详推天道、利贞之义的优秀女性。《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楚大夫屈瑕将攻罗国,斗伯比观其骄而知其必败,请求武王“济师”(增援军队)。武王拒绝了,回宫后将此事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国。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邓曼并未亲临军前,却能知莫敖之因前役之胜而骄矜;由斗伯

3、比“济师”二字而知其本意非为增兵,而是请楚王安政固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邓曼对朝廷大臣的了解,更深一层明了她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及其识人之明。同时,解释斗伯比之言,也正是阐述她自己的政治观点:政为军本,政治稳定是军事胜利的根本之所在。并且还对如何固本安民做了具体表述:以诚信安抚百姓;以恩威并施驾驭群臣。经历代君王治世之实践,无不证明邓曼见解的正确与高明。庄公四年春,楚武王将讨伐随国,行前感到心神不宁,告之于邓曼。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她从物满而亏、物盈而荡的自然之理,推断出楚武王福禄

4、已尽,并预言此次出征,如果仅仅是武王卒于军中,而军队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就是万幸了。事情的发展证实了她的预言:武王死在途中,幸令尹斗祁与莫敖屈重机警,秘不发丧,以楚王的名义入随并与之订盟,功成而返,直到军队渡过了汉水才公布丧事。《左传》中这两段对邓曼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邓曼的睿智与精于易理,塑造了一位具有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和敏锐目光的女性人物形象。值得一提的是两段中楚王两次“入告”邓曼的细节描写,透露了楚武王对邓曼的尊重和对其意见的重视,从而进一步说明邓曼的聪明与能干,表现出她的不让须眉的政治才华。同时,邓曼明知楚武王伐随将尽禄而亡,却没

5、有阻止,只能“叹曰”,说明她洞窥天道循环、盛衰易替之理,明白以个体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历史前行的车辙的。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远见卓识而顺应时命的预言家的形象。这类人物的代表另有僖负羁之妻、卫定姜等。僖负羁之妻,是一位能深刻犀利地分析形势和对事态发展高瞻远瞩的贵族妇女典型。当其得知晋公子重耳落难到曹国,曹共公乘重耳洗澡时窥其“骈胁”一事后,对丈夫说,晋公子有一批足以辅助他治国平天下的随从,将来必能回国登位,也必会在诸侯中得志,而得志之后必定惩罚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将首当其冲,劝丈夫趁早向重耳示好,以免将来之祸。五年后(僖公二十八年春),晋

6、文公果真攻打无礼的曹国,拘留了曹共公,却命人不得进入僖负羁之宅,同时还赦免了他的族人,就是为了报答当年的恩惠。卫定姜,乃卫定公夫人。春秋时代,周王室衰落,诸侯竞起争霸,弱肉强食。卫国国力弱小,处于齐晋等大国之间,需保持高度的警觉。卫定姜正是如此,所以当晋国将卫定公厌恶的孙林父送回来而卫定公拒见时,她劝告定公去见他,以免给晋国以讨伐的借口,引来灭国之祸。表现了她能权衡利弊、顾全大局的政治家气度。不仅如此,当郑国的皇耳率兵包围卫国,孙林父占卜出卫国出战将丧失英雄,一时做不了决定,而将繇辞给卫定姜看时,卫定姜说:“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大夫

7、图之!”后来卫国出兵,果然俘获了皇耳。其实从繇辞来看,明明是不利于卫国的,但卫定姜心里很清楚,兵临城下,不战必亡,战则还有一线生机,体现了卫定姜身上所具有的果敢的政治家气质。同时,她曲解繇辞,安定军心,鼓舞士气,也说明她深知军心士气对战争取胜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2.深明大义、知书识礼的女性形象春秋时代出现了一批深明大义、知书识礼的贤妇。赵姬,晋文公之女,赵衰之妻。《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

8、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当年赵衰随晋文公流亡于狄,与文公同时娶了隗氏姐妹。现在狄人将文公夫人送了回来,赵姬想到了叔隗,请求赵衰迎回叔隗及其子赵盾,赵衰却推辞了。《左传》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