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ID:31941076

大小:9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29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1页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2页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3页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4页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编辑版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文章来源:太仓幼教中心 文章作者:顾CC 2012年05月 -我是一个工作一年不到的新教师,而且在我的幼教中心是分科教学的,所以说,我对科学活动的组织其实可以算是一窍不通,仅有一些学校里的理论知识,没什么实效。在听了袁迎春老师关于《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讲座后,通过她详细的理论介绍和实例分析,我对于幼儿园中科学活动,特别是探究式的科学区域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此,我结合我平时观察的和一些理论知识谈谈我对科学活动组织的一些见解。在幼儿园中,不管是像我所组织的语言活

2、动,还是游戏,还是科学活动,活动的有效性离不开材料,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必须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兴趣有着相互的密切作用。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满足幼儿兴趣的材料能促进幼儿的思考。主题背景下的科学区活动是在主题活动中,以幼儿感兴趣、便于幼儿自己操作、让幼儿个别化探索、操作的活动,并从中获得初步的科学启蒙。教师们对科学区材料的投放往往存在不少的困惑,主要表现在:1、如何与主题内

3、容结合投放相适宜的材料,减少材料投放的盲目性?2、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及时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增加材料投放的趣味性?3、教师指导如何支持孩子个性需要和发展,提高指导的策略?对于这些困惑,我想结合实例做一些分析。案例一:中班科学活动《球宝宝站起来》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在科学区,我们投放了一些乒乓球,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如瓶盖、聪明棒、积木、积塑、扭扭棒、雪花片、纸筒等。目的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探究哪些辅助材料能够帮助乒乓球站起来,哪些材料是没法帮助乒乓球站起来的,又有哪些材料是需要经过我们的小手帮忙,变一变后也能帮乒乓球

4、站起来的。在孩子们探索出结果后,还提供了记录表供孩子将自己的探索结果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记录。游戏开始了,孩子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拿出了各种材料,将辅助材料一一拿出来摆在桌面上,并试着将乒乓球摆稳在其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反复更换辅助材料,使球能站起来。接着孩子们一直在做的是摆弄无法使球站起来的辅助材料。也没有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记录。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兴趣点不是在探究纸的承重,而是对丰富的材料感兴趣,热衷于操作的过程。从孩子的这次操作中,我们发现:投放的材料复杂,隐含着多种不同、多层关系,辅助材料的多样性干扰了

5、幼儿的探索,使幼儿无法取舍,对目的不明确,偏离了游戏的重点。案例二: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对对碰》根据主题《红黄蓝绿》,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矿泉水瓶。瓶内装着半瓶的清水,瓶盖内装着颜料。第一次活动,我们让孩子感知颜色的变化,引导幼儿寻找颜色从哪里来,为什么一瓶清水轻轻摇晃后发生了颜色的变化。孩子们通过操作发现,原来瓶盖内已经被蘸上了颜料。第二次活动增加了几种材料:更多的蘸上颜料的瓶盖、相应颜色的圆片,记录纸。浅谈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2)文章来源:太仓幼教中心 文章作者:顾CC 2012年05月 -目的是继续让幼儿探

6、究两种颜色的混合所发生的变化。活动开始了,有的孩子很认真地操作着,一边实验一边记录,可有的幼儿凭之前活动的印象,一口气将记录结果记录下来,还有的是看到别人记什么,自己也跟着记,记录完成后,他们就到处转悠,这边看看,那边瞧瞧,不知道要干什么。分析与反思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丰富的材料能引起幼儿操作的欲望和兴趣,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关系复杂,无法从多重复杂的关系中选择出其中一对关系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造成幼儿的探究目的不明确,只是热衷于操作层面上,阻碍了幼儿的进一步探究。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的材料应既丰富,

7、干扰性少,目的明确,又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应根据材料目的、功能的不同归类,分别投放到各组,使探究的目的隐含在材料中,同时还应尽量减少许多幼儿共同使用材料的干扰,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极的探究,独立的思考,反复的质疑验证,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幼儿来说,记录也是一种学习,它能培养幼儿用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家做科学的过程,同时变无意识探究为有目的探究,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对教师而言,通过对记录的分析,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以便调整或推进活动计划。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研究

8、一种既简单又好操作的记录形式,另一方面不能把记录当成一种任务,记录完成探究也就结束,应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把真实的发现记录下来,所以教师在设计记录表格时应根据孩子的实际记录水平,不能太格式化,太复杂,应留有空间余地,使幼儿在解决问题中能多次的验证记录。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教育本文Tag标签:   21世纪是一个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