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ID:24591092

大小:3.08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1-15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1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2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3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4页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 组织与指导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目标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教育要求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2.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3.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4.引导幼儿利

2、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5.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6.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8.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目录01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02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03幼儿探究活动的步骤一、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特点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热衷探究是科学家的基本性格组成,也是儿童的天性。案例:为什么周老师的眼睛那么大,郭子李的眼睛这

3、么小?《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P16如何回应?这是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通常采取的策略将科学理论或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儿童;肯定其中某些(某个)儿童的答案,这些答案通常是老师认为正确的、科学的或是很有趣的;笼而统之说“都正确”,大家的回答都“非常好”。教师的回应:我们怎么知道谁说的是对的呢?你能够证明给我们看一看吗?上述策略可以适当的时候适当采用,但不能有效挑战儿童已有经验,,使其已有经验得到不断改造和改组,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小朋友们的一些发现:爸爸眼睛大,我的眼睛就大我的眼睛像爸爸,也像妈妈爸爸的眼睛小,我的眼睛小,妈妈的眼睛也小。爸爸妈妈的眼睛大,我的眼睛就大

4、。妈妈的眼睛最大,我的眼睛第二大,爸爸的眼睛第三大。我的眼睛像爸爸,也像妈妈。小朋友的新发现爸爸的眼睛比我的大。我的眼睛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像我舅舅。妈妈是近视眼,我不是。我的眼睛像爷爷。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儿童对“眼睛有大有小”的原因是有所认识的。而且在老师不断追问的挑战下,他们能够通过寻找证据,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已有认识,从而不断地接近科学概念。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经验得到了不断地改造或改组。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一)什么是探究?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

5、;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二)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1、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地面上碰巧有个小坑洞,积了一些雨水,又出了点太阳,他就变成了孩子的乐园。倘若成人不加以禁止,并给予积极参与的机会,乐园又会变成节庆的场合。……”——《孩子的一百种语言》2、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小草为什么会是绿的?风是什么?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月亮会住在天上?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鸟儿为什么在天上飞?……3

6、、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感性、具体形象,思维常常需要借助动作的帮助。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和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幼儿将脚和鞋子一起踏入雨水坑中,将手插入滑腻的污泥中,用碎石激起水花,假装费力地涉水过“河”,难以言喻的兴奋之情表露无遗。当他们在水坑中发现光与影的变化,发现水的透明性,发现水能产生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倒影时,这种兴奋之情更化作震惊和喧哗……———《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孩子自出生之时起,从把各种东西放入嘴里就开始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与肢体对周围环境的探索。4、探究方法具有试

7、误性案例:认识橡皮泥的黏性一个三岁半的幼儿用橡皮泥做糖球。他把橡皮泥一小块一小块地揪下来,再用几小块橡皮泥合在一起做一个糖球。老师发现他每从大橡皮泥上揪掉一块都在脸上蹭一下。老师好奇地问:你这(往脸上蹭的动作)是什么意思?幼儿认真地说:我试试橡皮泥黏不黏。幼儿一丝不苟地试着,偶尔有一次忘了往脸上蹭,还马上拿回来再补试一次……三十几次后,幼儿不试了,终于相信了橡皮泥的黏性。5、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 “非科学性”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解释以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