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

ID:3194145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9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_第1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_第2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_第3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秦鲜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微课教学设计(附自主学习任务单)学校: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八小学执教人:秦鲜梅《古诗两首》【现状分析】课标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里的学不仅指课堂上的学习,也指课前学习。为了践行以学定教,就要把一部分知识前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内消化知识,切实提高学习效率。本班学生目前课前学习状况:1、学习目标不明确,形式千篇一律。2、学法单一,缺乏学法指导。【具体措施】要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学习规律,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制作配套学习资料(微课),以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搜集资料法。(2)注释理解法。(3)想象诵读法。【教学目标】1、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学法运用。【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意,想象画面,感悟诗情。难点:能够学法运用,会自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整合点一借助名家诵读的视频,加上朗读练习,学生初步达到读准、读通、读出节奏的要求。整合点二在理解诗意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注释、认识倒装句,知道古人喜欢把诗句倒过来写的特点。整合点三将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与想象的画面相结合,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流程图】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景美。美。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明诗

3、意想象画面,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悟诗情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并能学法运用运用快乐练【教学过程】一、读古诗1、知诗人,了解写作背景。2、欣赏名家朗诵,感受古诗音韵美。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教学中,“读”字应一马当先。要立足于学生的读,让学生能读、肯读、会读,从而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借助名家诵读的视频,加上朗读练习,学生初步达到读准、读通、读出节奏的要求。二、明诗意1、借注释理解诗中的词语。2、说诗意。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中的意思,目的是为了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自读自悟”的理念。这样才能基于学情,基于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理解诗

4、意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注释、认识倒装句,知道古人喜欢把诗句倒过来写的特点。三、悟诗情1、想象画面,感悟诗情。2、配乐朗读,读出韵味。3、尝试背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的意境,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进一步品味古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与想象的画面相结合,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四、快乐练1、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2、运用古诗方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设计意图:快乐练这一板块是对古诗学习方法的总结并运用这种方法自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用学习第一首古诗方法自学第二首古诗,注重了学法迁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5、,提高学生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