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国学,悟师德

品国学,悟师德

ID:3194151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9

品国学,悟师德_第1页
品国学,悟师德_第2页
品国学,悟师德_第3页
品国学,悟师德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国学,悟师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品国学,悟师德侣俸中学王德凤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身为教师,注定了人生中多了几个关键词:儒雅、高尚、奉献、淡定;也注定了从芸芸众生中独立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培育学生心智性情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品德力量!《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的本意是学习,老师总是能让人学习,同时,教师要少惑,或没惑,才能指点或帮助学习解决问题。古人讲:德者,得也。也就是说如果你获取了人格修养,你就有进步、就有收获,这个得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和心里有了升华,精神或心理的深化。这个得应从正道当中来,不能走歪门邪道,道

2、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是人格追求的体现,是人化程度高低的体现。作为教师,更应从国学中领悟其真理,修身养德,爱己爱生。晋代思想家、文学家傅玄说:“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礼记·儒行》中说:“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由此可见,修身养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有其狭隘的阶级局限和较为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其体现的“勤学立志,见贤思齐;慎独律己,谦虚正直;不逐名利,明廉知耻;忍辱负重,浩

3、然正气;修身齐家,报国济世;洁身自好,勤俭节约”等思想,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师爱是教师师德的核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爱”与“被爱”就如饮水起居一样是人类的天性,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所以,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并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以己之爱,启动心灵”,师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师爱是雨露,可以使枯萎的小草发芽;师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师爱可以浸润孩子稚嫩而倔强的灵魂,满足孩子被爱的需要,从而给孩子一种

4、安全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师德具有十分明显的典范性,教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学生可以从师爱中得到熏陶、感化,从而学会团结友爱、善待他人,让关心同伴、同情并帮助弱者、关爱他人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长大后,他们就是能够适应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教师爱学生,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潜能又是各不相同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探索,学生才能取得成功。爱学生,教师要学会宽容。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鼓励和

5、表扬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要给学生以犯错误的权利,而教师则要在如何把握学生犯错后的教育时机、如何讲究教育艺术等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引导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知识、增才干。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次真诚的赞美,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可以使师生间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和谐。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6、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曾子曰:“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暗;惑暗终其世而已矣,是谓穷民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道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坚持业务进修和教学科研,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要阅读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努力学以致用,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注意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大纲考纲,认

7、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组织教学,设计教法、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教师要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看清形势,改革思路,创新观念,多提问题,走出书本,乐学强己。再次,教师要保持心态平和,时常通过国学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省,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齐内自省。”就是自己反省检查自己,看有没有与“不贤者”相同的地方。曾子曰:“吾三日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平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省”是一种自我释然。自省不是一种空泛的静

8、思,也不是基督教式的忏悔,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而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敢于揭露和承认自己的短处,逐步锤炼出完善的人格。教师要从中国的文化中汲取教育的营养,从古人那里学习教育智慧,指导我们去研读《师说》、《学记》,以便更好转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