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ID:31948578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9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宾馆卫生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可编辑版卫生管理制度一、证照管理 1、卫生许可证原件按卫生局的要求悬挂在宾馆显著位置,由总经办负责定期年检;2、 如需使用证照必须经主管领导或办公室主任同意批准,说明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办理外出携带手续后,方可携带外出。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复印、外借。3、证照不得丢失、损坏。如出现损坏或丢失,除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外,要立即与发证机关联系,及时办理证照的挂失和补办手续。4、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真实有效。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1、定期

2、组织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卫生知识培训时间要大于18小时,掌握有关卫生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2、对体检中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胧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必须及时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岗位,治愈前不能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3、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工作服整洁,做到“五勤”即勤理发、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4、培训公共用品的清洗消毒程序。5、建立完善的公共场

3、所做作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培训情况档案记录。(二)卫生知识培训1、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年进行一次.3、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三)个人卫生1、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2、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三、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及清洗消毒保洁制度(一)公共用品用具采购1、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

4、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2、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3、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二)公共用品用具储藏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1、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2、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3、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4、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

5、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1、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2、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3、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4、清洗饮具,盆桶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5、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

6、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6、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四、卫生检查制度Word完美格式可编辑版1、各场所服务员上班时是否统一着装,衣着整洁,个人卫生是否“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2、客房卫生是否做到“十二洁一整齐”即门窗、四壁、顶棚、地面、灯具、茶具、桌、椅、床、被褥、箱、柜等干净清洁,行李物品摆放整齐。3、客房床单、被套、枕巾等卧具是否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人三天一换或见脏就换。病人用过的卧具是否送洗衣房单独消毒。4、各场所茶具和口杯是否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和口杯是否

7、表面光洁,无茶垢、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5、各场所卫生操作时,使用洁具是否有“三桶”、“四帕”,并按类分开配套使用,标志是否清楚。6、各场所卫生间的“面盆、浴缸、坐便器”是否每日清洗和用多功能消毒液。7各场所消毒间是否畅通,无积水,面盆、浴缸、墙壁瓷砖是否无污渍、无积水、无毛发、清洁光亮。五、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1、凡在公共场所发生以下传染病及危害顾客健康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卫生执法监督所和疾病预防中心。1)因微小气候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顾客虚脱休克;2)因空气质量恶化造成顾客呼吸道染病暴发;Word

8、完美格式可编辑版3)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4)因公共用具、用品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5)因意外事故所造成顾客一氧化碳、氨气、氮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6)因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7)因强烈噪声噪声造成顾客短暂性听力损害;事故报告责任人为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单位或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