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

ID:3203876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0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_第1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_第2页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淮安市第三中学周秀青据有关报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就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迫在眉睫。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强有力的法制教育?当然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但学校的法制教育该是三者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教育是系统工程,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彼此割裂截然分开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语文教学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中蕴涵着许多丰富的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因素,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语文教学资

2、源,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制知识的双丰收。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法制教育谈几点初浅的看法: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这些篇目的教学时,就可以适时适当地进行相关法制知识的渗透,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传达课文中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譬如,苏教版八年级《孔乙己》。我在执教这一课有关孔乙己为自己的偷书行为辩解这一部分时,设问:在今天,孔乙己的行为可取吗?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做?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我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穿插了现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有关知识——(1)旷课、夜不归

3、宿;(2)从小贪小便宜;(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等六种常见的不良行为。这样学生就懂得了:爱书是值得提倡的,但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书籍,否则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本文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合作探究——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段落、句子、词语,由此再次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环境描写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人物、情节、环境乃小说三要素)。在分析孔乙己的非正常死亡原因时,我又让学生假设推断:假如毒打孔乙己的丁举人生活在我们今

4、天这个法制社会,能逍遥法外吗?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法律知识为孔乙己辩护辩护。在学生的现有法律知识不足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时,我给学生介绍了《刑法》的有关知识:本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说的主旨,还认识到了伤害他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此外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中于勒的兄嫂对于勒态度的反复无常,起因是于勒占用其兄嫂的遗产,课堂上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已经出嫁的女儿能否继承父母的遗产?”教学《变色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奥楚蔑洛夫的做法符合法律程

5、序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法制进程呢?”等等。3高中选修课程诗歌板块中,有篇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学习这首诗歌时,自然要涉及到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拿《石壕吏》来说吧!当时我就适当给学生讲了一些我们国家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履行兵役的的义务,但是已经远远不像唐朝那样的封建社会:国家想什么时候征兵就什么时候征兵,想征用谁就征用谁,连年迈力衰的老太太都不放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而是具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对什么时候进行征兵,征用什么样的人员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符合国情常情,充

6、分显示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民的人文性关怀。在和学生探讨唐代大学者韩愈的《师说》的主题时,学生大体都能明白:唐代门阀制度无比森严,上层士族凭借着高贵的门第,无论他们学习如何,也不管他们的智力怎么样,都能够有官可做。他们虽然进入国家级学府读书,但是却打心眼里瞧不起老师。在此基础上我捎带着讲了讲与教师息息相关的《教师法》。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不需要韩愈那样的英雄人物来向全社会呼吁尊师重师了,我国的《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已经明确地规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学生不仅能更深地领会韩愈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也懂得了尊敬师长是学生的职责。在选修《红楼梦》中“探春理家”这一章节中,学生注意到探春不

7、认赵姨娘是母亲、不认赵国基是舅舅时理直气壮,态度非常强硬,还以“明白知礼”自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涉及到封建社会里嫡庶分明、贵贱分明、主奴分明的多妻制。这种制度下,妻妾之分不是迎娶的先后之分,而是主奴之分,作妾的都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家内女奴隶,包括陪房丫头等,作了老爷的妾之后,身份仍然是奴隶,首先是妻的奴隶,在下人眼里也只能是半个主子半个奴才。在封建社会,男主人纳妾是增殖宗族的一种合法和必要的行为,妻子必须容许,同时妻子的权利和地位也得到保障,即妾隶属于妻,妾生的子女一律都以正式的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