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张).doc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

ID:32051288

大小:847.00 KB

页数:135页

时间:2019-01-31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_第1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_第2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_第3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_第4页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生物治疗(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肿瘤生物治疗2001/4/5张叔人一.肿瘤生物治疗发展概况# 早期的肿瘤免疫治疗多采用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如卡介苗(BCG)和小棒状杆菌(C.Parvum)菌苗。 膀胱癌# 80年代初期,Rosenburg应用LA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癌症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再次掀起免疫治疗的高潮。(TILCIK 生物导弹)# 90年代,比利时ThierryBoon首先应用T细胞克隆的方法找到了人类肿瘤抗原。SEREX法发现了一批肿瘤抗原。DC 肿瘤抗原肽# 肿瘤基因治疗。P53Rb# 针对阻止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近

2、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肿瘤抗原、抗原递呈和T细胞识别等方面均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机理有了深入的认识。众多肿瘤免疫疗法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肿瘤免疫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互补性,在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方面展示良好前景。生物治疗:应用生物的组织、细胞、蛋白质、多糖、基因等生物制剂治疗疾病。肿瘤的生物疗法的策略:调节强化抗肿瘤免疫、祛除免疫抑制、直接                          杀伤或诱导肿瘤凋亡、促肿瘤分化、阻断肿 

3、           瘤营养供应、提高肿瘤被杀伤的敏感性。一.肿瘤的免疫治疗策略:去除免疫抑制、提高免疫原性、增强宿主免疫细胞的反应性以及免疫导向。1.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immunotherapy):LAK,TIL,CIK(1)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制备:IL-2;测定:51Cr释放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NationalBiotherapyStudyGroupinterleukin-2Trials:TumorRespons

4、eAccordingtoTypeofCancerResponseDiseaseCRPRMRSDPDTotal(CR+PR)%Melanoma52824587333/18818Lung17318228/5116Breast14113155/3415Renal31011766713/1678Colon01636331/761Other0124475912/12210Total10624924826972/63811CR:completeresponse;PR:partialresponse,MR:mi

5、xedorminorresponseSD:stabledisease:PD:progressivedisease.rIL-2:半衰期短,给药方式:皮内、瘤内、腔内、淋巴管内、吸入 副作用:寒战、发热、恶心、乏力、心律失常、神经异常、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Capillaryleaksyndrome,CLS),肺水肿预防和处理:地塞米松、消炎痛、安定类、吸氧(2)其他非MHC限制性过继免疫治疗粘附MNCA-LAK+抗CD3CD3AKLAK(MNC+IL-2)+抗CD3+IFN-g+IL-1CIK+MEP

6、(TCR-Vg9、Vd2)gdTMonoethylpospateLAK、CD3AK、CIK细胞活性及增殖数量(李殿俊)LU/106cellsCellnum.x106TotalLULAK238104CD3AK18871566CIK26782028TAK:IL-2+抗CD3+Tu-Ag(1)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富含肿瘤细胞1.055-富含TIL1.077-(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TIL)制备:肿瘤组织®消化(透明脂酸酶、胶原酶、DNA酶)®单细胞®密度梯度分离®富含T

7、IL+IL-2/抗CD3/100Gy自体肿瘤 标志:CD3+/CD8+®CD3+/CD4+NK、LAK、TIL之间的区别NKLAKTIL来源外周血,脾外周血,脾肿瘤区域抗原致敏--+产生条件自然存在IL-2IL-2、Ag、抗CD3选择性杀瘤能力++++++抗瘤谱窄广窄MHC限制--+体内增殖能力差弱强聚集肿瘤部位差差强免疫记忆--+LGL特征++-CD3--/++TIL和LAK体内抗肿瘤效力的比较回输TIL或LAK早期荷瘤小鼠肺转移抑制率%数量 X106TIL+IL-2LAK+IL-20.4~0.

8、516±81~274±124~596±48~101003012±16028±410059±2620097±2肿瘤——照射灭活裂解+DC——注入淋巴结区域腹股沟——取淋巴结——CTL克隆——扩增——回输1.肿瘤疫苗:(1)细胞瘤苗a. 细菌或病毒佐剂瘤苗:BCGNDVb. 转基因细胞瘤苗:细胞因子(IL-2GM-CSF)MHC(classIIIB7)共刺激分子(B7)c.基于DC的瘤苗:负载多肽 导入肿瘤抗原基因  d. 红细胞瘤苗: RBC-唾液酸酶  e. 细胞融合瘤苗:肿瘤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