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ID:32051307

大小:30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1-31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1页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2页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3页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4页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兰州至广元段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报告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1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隧道概况1(一)地层岩性2(二)地质构造4(三)水文地质特征5(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8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9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9(一)评估程序9(二)评估方法11五、风险评估内容11(一)风险指标体系11(三)风险清单表11(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12(四)初始风险评定14(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16(五)残余风险等级评定18六、风险评估结果22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一

2、、编制依据1、《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2、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7】1007号)。3、铁道部计划司“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的通知”(计长函[2007]115号)。4、铁道部与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关于报送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计函[2007]950号)。5、铁道部计划司《关于下达2007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通知》(铁计[2006]1号)中附件3《2006年铁路勘察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6、

3、铁道部鉴定中心《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参考初稿)及2007年7月16日〜2007年7月21日可研审查会精神。7、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估意见》(初稿)。8、其他国家、铁道部规定的安全规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

4、办〔2007〕186号)《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程》、《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二、隧道概况第22页共22页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胡麻岭隧道工程位于甘肃省境内榆中县与定西市,进口位于榆中县龙泉乡下郭家庄村,出口位于定西县苦河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峁区。地面高程一般为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冲沟均有季节性流水。山间冲沟发育,下切较深,沟深一般为15~20m,冲沟沟壁陡峭,垂直山脊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胡麻岭隧道起讫里程为DK68+626~DK82+234,全长13

5、608m,设计为一座双线隧道,最大埋深295m。除隧道进口936.95m位于半径为6000m的曲线上、洞身2106.05m位于半径为5000的曲线上及出口724.9m位于半径为5000m的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洞内线路为8.0‰(7974m)、12.8‰(2500m)、13‰(2390m)及12.8‰(744m)的单面上坡。(一)地层岩性工程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砂、细圆砾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湖积粉质黏土;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白垩系砾岩。

6、其特征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①砂质黄土(Q4al3):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浅黄-褐黄色,厚1~3m,土质不均,含砾石颗粒及砂透镜体,土体松散,潮湿,级普通土,σ0=120kPa。②细圆砾土(Q4al6):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青灰色,厚0.5~3m,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φ2~20mm约占40%,φ20~40mm约占20%,φ40~60mm约占10%,φ>60mm约占15%,余为砂土充填,潮湿,稍密,级普通土,σ0=400kPa。2、第四系上更新统①粉质黏土(Q3al2):褐黄色为主,厚度1~7.5m,土质均匀,黏性

7、较强,硬塑,级普通土,σ0=150kPa。②砂质黄土(Q3a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及顶部沟谷两岸阶地上。浅黄-褐黄色,厚5~20m不等,土质不均,局部夹圆砾薄层,稍湿,稍密,级普通土,σ0=150kPa。第22页共22页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③黏质黄土(Q3a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浅黄-褐黄色,厚0.8~3m,土质均匀,具孔隙,硬塑,级普通土,σ0=150kPa。④砂质黄土(Q3eol3):主要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顶部。浅黄色,厚10~30m,土质较均一,含较多虫孔及针状孔隙,垂直节理和裂隙发

8、育,稍湿,稍密,级普通土,σ0=150kPa。⑤细砂(Q3al4):分布于隧道出口端。棕红色,厚度1~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