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

ID:32111663

大小:7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31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_第1页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_第2页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_第3页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_第4页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11-2020)(征求意见稿)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规划目的和必要性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服务“三农”、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为引导生猪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水平,国务院于2008年修订实施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省级商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生猪

2、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2009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2009年-2011年)》,对设区的市城区、县城区、乡镇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数量进行了原则规定。2009年底,商务部制定印发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指导生猪屠宰行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整合屠宰行业资源,提高生猪屠宰行业集中度,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屠宰市场监管,促进屠宰行业健康发展。南宁市自1996年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以来,生猪屠

3、宰行业不断发展,行业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行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机械化程度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17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生猪养殖方式、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极大的改观,全社会对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编制《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生猪屠宰行业资源整合的指导性意见,全面提高我市生猪屠宰行业现代化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二节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南宁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6个城区(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

4、)、6个县(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3个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截至2010年底,全市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07.37万人。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第三节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9年第9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71号)3.《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年第525号)4.

5、《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8年第13号)175.《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6.《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2009年-2011年)》(桂政办发〔2009〕30号)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桂办发〔2008〕2号)8.《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9.《南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二章发展现状第一节南宁市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一、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生猪定点屠宰体系南宁市自1996年实行生猪

6、定点屠宰制度以来,逐步建成了覆盖面广、梯次配置的市、县、乡三级生猪定点屠宰体系。2010年全市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厂(场)158家,其中规模以上屠宰厂(场)17家。按肉品流通区域划分,市、县级屠宰厂14家,定点屠宰推行面达到100%;乡镇屠宰场101家,全市102个乡镇定点屠宰推行面达到99%;村屯(工业区、矿山区)屠宰场43家,满足交通不便边远地区的用肉需求。二、屠宰执法体系初步形成2000年成立了南宁市家畜屠宰管理处,六县也先后成立了生猪屠宰执法大队,有效地组织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病害肉、注水肉违法行为的

7、执法行动,依法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2009年南宁市家畜屠宰管理处改为南宁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同时,开通12312热线电话,统一受理本市有关商务领域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举报投诉。17三、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从生猪养殖到肉品消费各环节逐步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养殖环节严格落实生猪产地检疫制度,运进屠宰厂(场)的生猪必须有产地检疫合格证和佩戴免疫耳标;屠宰环节严格实施生猪进厂验收、宰前宰后检疫、肉品品质检验、肉品销售台帐登记管理、病害猪无害化处理以及场地、个人卫生消毒等制度,出厂肉品基本具备“二章二证”

8、;流通和消费环节建立和完善了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制度。四、生猪屠宰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从近四年的统计,我市生猪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共有318人接受了自治区商务主管部门的正式培训和考核,并获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实现了国家“持证上岗”的要求。通过培训,提高了生猪屠宰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五、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私屠滥宰及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基本得到遏制,肉类市场秩序明显好转。2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