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

ID:32112409

大小:29.0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31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_第1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_第2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_第3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_第4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2)   二、20世纪下半叶的辽史研究  本世纪下半叶,辽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无论是专题研究与断代史编撰,还是文献整理与考订,都有许多成果问世。其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其范围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至于文物考古的收获更令人瞩目。  辽朝断代史著作(含通史著作中以较多篇幅和设专章叙述辽史者)主要有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6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分3章叙述辽、西夏、金三朝历史。这是通史著作中最早以较多篇幅(约8万字)把辽朝作为一个断代进行完整叙述的。张正明著《契丹史略》(中华书局,1979年),作者在“后记”(1978年)中说,是书完成于15年前。“引言”说,本

2、书试图对契丹社会制度——主要是辽代契丹的社会制度作初步的探讨。“谈谈契丹的勃兴,辽朝的创立、发展、衰败和灭亡,辽与五代、北宋的关系,金、元两代的契丹,以及其他密切相关的问题。”实际上,此书还涉及辽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乃至科学文化、民族关系等,可视为第一部简明辽朝断代史。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和舒焚《辽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是两部通行的辽朝断代史。前者较为简明;后者资料翔实,但大段引文过多,阅读起来难免沉闷,文化部分比重嫌轻。两书对考古材料利用较少。此外还有《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辽代部分主要执笔者有韩志远、王宏治、刘庆、

3、宋德金等。李桂芝撰有《辽金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有关辽代的其他专门史著作,将于以下各相关部分介绍。  (一)社会性质与经济  关于辽朝社会经济方面的专著有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年),该书由5篇文章组成,主要讨论契丹国家的性质、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问题。这是作者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契丹社会经济的重要成果,是辽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之作。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武汉出版社,1991年),作者称本书是把宋辽夏金时期经济运动视作一个整体来考察的。这一宗旨是可取的。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全书分3篇22章,第一编共9章,为“契丹辽国

4、经济史”。这是一部对整个辽夏金时期中国北方经济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之作,提出许多新见。  关于社会性质。这是五六十年代辽史研究中颇受关注和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有以下几种说法:  1.认为契丹由原始公社制直接过渡到封建制。尚钺说,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处在氏族家长制阶段,由于阿保机接受汉族文化,加速了由氏族家长制向封建化飞跃发展的过程(《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54年)。张正明也持此说(见《契丹史略》第一、四章)。张广志认为“奴隶制在辽代的任何时期,在辽境的任何地区,都不曾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剥削方式,辽代奴隶社会论殆难成说”(《奴隶社会并非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研究》第300元,青海人民出版社,1

5、988年)。李锡厚指出,契丹人立国前后还处在氏族社会末期阶段,阿保机时代的契丹王朝仍然是一个徒有王朝之名的部落联盟。随着头下、汉城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逐步确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则是导致契丹氏族、部落内部出现了剥削阶级,拥有头下、汉城的契丹权贵成了封建主(《辽金时期契丹及女真族社会性质的演变》,《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2.认为阿保机称帝前契丹的部落大酋长民主推选制早已破坏,国家制度的萌芽早已在发展着,到阿保机时代正式建立起半汉化的封建国家制度。华山持此说(《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试探》,《宋史论集》,齐鲁书社,1982年)。  3.认为契丹是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各部落联合

6、。陈述说,就全国范围看,契丹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还没有完成统一的经济基础。南部农区封建经济带动着全国,北境部族的内部一般还处在氏族阶段。在封建经济发生发展的同时,契丹的家庭奴隶制形式仍然存在。国内主要部分向封建制过渡虽接近完成,有的甚至刚刚起步,这一军事政治的联合体便瓦解了(《契丹社会经济史稿》第28、44页)。  4.认为阿保机政权是在部落制度基础上建立的奴隶主的国家。赵卫邦说,契丹国家是在部落制度的废墟上形成的。从契丹的整个历史发展看,契丹奴隶占有制没有超出早期阶段。尽管奴隶制的发展曾有超出父权奴隶制的倾向,但在外来影响下,奴隶占有制的贵族转变为形成中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契丹国家的形成》,

7、《四川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蔡美彪说,辽朝大约在景宗到圣宗时期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1964年第5-6期)。  5.认为阿保机建国前契丹已进入奴隶制社会,而且已经包容了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经济成分。至圣宗时,具体地说是在澶渊之盟以后,是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兴盛的关节线,封建制因素超过了奴隶制而居主导地位。漆侠持此说(《辽夏金经济史》第4、180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