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

ID:32112423

大小:25.2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31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_第1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_第2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_第3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_第4页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辽金史研究(3)  三、20世纪下半叶的金史研究  本世纪下半叶的金史研究同辽史研究一样,取得了重大进展。关于金朝断代史及以较大篇幅叙述金史者,有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叙述金源一代的断代史专著。还有何俊哲等著《金朝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及前面提到的《中国通史》第6册、《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李桂芝《辽金史简编》等。  以下分专题介绍。  (一)社会性质与经济  张博泉著《金代经济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是

2、金代经济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对金史研究具有开拓性。此书全面论述了金代农业、工矿业、商业、土地制度、赋役制度、金制与辽宋元制的关系以及金代经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诸问题。作者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提出了看法,特别是纠正了以往论著多偏重女真族对中原北方经济的破坏作用而忽视金代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一面,因而有利于全面评价、认识金朝的历史地位。此外,还有前已述及的漆侠、乔幼梅著《辽夏金经济史》和《中华文明史》辽宋夏金卷(金代经济部分由武玉环、程妮娜执笔)。  以下分别介绍有关社会性质及社会经济中几个具体方面的研究。  1

3、.社会性质。关于女真社会性质的认识分歧较大,归纳起来可分三种,而每种之中又不尽相同。一是认为女真在建国前后处于奴隶制阶段,于海陵、世宗、章宗时向封建制过渡。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59年)、张博泉《金史简编》、蔡美彪《中国通史》第6册等都认为女真族在章宗时或在海陵王到章宗时最后完成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二是认为女真建国后未经奴隶制,而直接向封建制过渡。华山、王赓唐《略论女真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形成》(《文史哲》1956年第6期)说,女真族在建国后不久,灭辽与北宋,受到其高度发展的封

4、建文化影响,开始向封建制飞跃发展。张广志《女真与奴隶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认为,应把金初社会性质与金初女真族的社会性质加以区分。在女真人中,除少数高等权贵之外,奴婢数大大少于自由民,他们扮演不了社会生产主要承担者的角色。熙宗、海陵、世宗、章宗四朝的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消除原始的残余影响,说不上是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三是认为主奴矛盾始终是金代的重要社会矛盾,从现存史料难以找到女真族何时基本完成封建化的时间。王曾瑜《宋朝的奴婢、人力、女使和金朝奴隶制》(《文史》第29辑)持此说。 

5、 2.人口与户籍。高树林《金代户口问题初探》(《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指出,金朝是明朝以前各王朝户口增长最快的王朝,户数占宋金总数的43.81%,比辽时增长近一倍。张博泉、武玉环《金代的人口与户籍》(《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2期)也认为金代的户口同辽宋时期相比有很大增长。王育民《金朝户口问题析疑》(《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则指出金朝实际户口并不高于辽宋,南盛北衰的大势并未改变。刘浦江《金代户口研究》(《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也说,金朝户口负增长和零增长的年份多于正常增长的年份。

6、此外,论者对《金史·地理志》所载户口数系年,有元光二年、天兴三年及七年或八年三说。此外,王曾瑜《金朝户口分类制度和阶级结构》(《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刘浦江《金代户籍制度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对有关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和辨析。  3.二税户和驱口。二税户是辽金时期的户名。有关二税户的最基本史料有两条:一条见于元好问《中州集》卷二《李承旨晏》,一条见于《金史·食货志一》。由于史料少且有歧异,加之论者理解不同,引起对二税户问题的争议。关于二税户的涵义及其与头下户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对二

7、税户的解释应从《金史·食货志一》,即指“分其税一半输官,一半输寺”。罗继祖《辽代经济状况及其赋税制度简述》(《历史教学》1962年第10期)持此说。他又据《辽史·地理志一》所载“征税各归头下,惟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寺”判断元好问是把“头下”和寺院的二税户混为一谈了。第二种意见认为,二税户应指《中州集》所说的“输租为官,纳课给其主”,并说不能将头下户与二税户截然区分开来。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和张正明《契丹史略》基本主张此说。第三种意见认为,辽代有属头下军州的二税户,有属寺院的二税户,二者是有区别的。蒋松岩

8、《辽金“二税户”及其演变》(《北方论丛》1981年第2期)、张博泉《辽金“二税户”研究》(《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持此说。关于辽代二税户社会地位,多认为是农奴。关于驱的身分与地位,有两种看法。张博泉《辽金“二税户”研究》、《金代“驱”的身分与地位辨析》(《晋阳学刊》1988年第2期)认为驱不是奴隶,其身分低于良民而高于农奴。而李涵、易学金《金代的“驱”不是奴婢吗——与张博泉先生商榷》(《江汉论坛》1986年第11期)、贾敬颜《金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