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

ID:32112677

大小:65.32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1-31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_第1页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_第2页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_第3页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_第4页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学论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   内容提要:(1)今见东汉买地券均为随葬明器,并非实在的土地买卖文书,而是“实在的冥世土地买卖契约”:买地券所涉及的买卖双方、见证人均为亡人,所买卖之对象——墓地所有权是冥世所有权,其田亩面积、所用之钱亦仅具冥世意义,也就无须亦不可能与现世实际墓地亩数及现世土地价格相对应。(2)今见东汉镇墓文在时间、空间上均与买地券并存,其功用、性质与买地券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向地下鬼神通告亡人之殁亡,并祈求得到地下鬼神的接纳与保佑,只不过镇墓文以铅人、金玉奉献给地下

2、土神以解除丧葬动土对地下神祗的冒犯,而买地券通过向地下鬼神购买葬地以得到地下鬼神的保佑。(3)买地券与镇墓文之源头,至少可上溯至西汉前期墓葬所出之告地策;告地策、镇墓文、买地券三者之间的功用与性质基本相似,演变之迹也比较清晰;至于三者与战国楚地墓葬所出遣策(物疏)有无继承关系,则尚不能确定。(4)告地策、镇墓文与买地券起源于民间巫术,书写者主要是巫觋(东汉中后期亦有“道中人”);书写规则与书写内容主要取决于巫觋方术的准则,而并非亡人及其墓地的实际情况。关键词:买地券  告地策  汉代 “买地券”之

3、称,于传世文献中,初见于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下“买地券”条,谓:“今人造墓,必用买地券,以梓木为之,朱书云:‘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买到某地若干’,云云。此村巫风俗如此,殊为可笑。及观元遗山《续夷坚志》载曲阳燕川青阳坝有人起墓,得铁券,刻金字云:‘敕葬忠臣王处存,赐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贯九百九十九文。’此唐哀宗之时,然则此事由来久矣。”至明万历中,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杨绍买地券出,则“乃知人家营葬,向土公买地,其说相承已久,不始于唐世。惜乎遗山、草窗两公未得此异闻也”①。迨清末民

4、初,端方《陶斋藏石记》、刘承斡《希古楼金石萃编》、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与《蒿里遗珍》等相继著录东汉建初、建宁、光和、中平间诸买地券,则更知买地券之源头,可上溯至东汉,非仅晋世而已②。自此之后,治史者或以汉世____________①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杨绍买地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②洪亮吉已知道买地券之源当在汉世,惟未能举出证据。《北江诗话》卷六云:“古人卜葬,必先作买地券,或镌于瓦石,或书作铁券,盖俗例如此。又必高估其值,多至千百万;又必以天地日

5、月为证,殊为可笑。然此风自汉晋时已有之。”(《洪亮吉集》第五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12页。) 买地券为实用之地券,属于真实的土地买卖文书,并用以研究汉代土地关系;而把汉代镇墓券及汉代以后之买地券看作是“幽契”或“冥契”,并非实际发生的土地买卖文书,而是向鬼神买地、供亡人执掌的契约形式①。1973年,李寿冈先生首先提出所有汉代地券(包括买地券和镇墓券)均属明器的看法,认为“一般土地买卖契约决不会埋在土里,也不一定是铅制的”②。然因论证简略,论据不足,并未引起重视。1982年,吴天颖先生发表

6、《汉代买地券考》一文,对所有汉代买地券均属明器之说作了全面申论,并把买地券分为甲、乙两型:早期买地券为甲型,“一般是铅券,券文内容基本上是摹仿实在的土地买卖文书,真实性较强,史料价值较高”;晚期买地券为乙型,“券文千篇一律,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并认为买地券的发展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土地实物(簿土)或模型(陶田)——摹仿真正土地契约的甲型买地券(以建初玉券为典型)——纯迷信用品的乙型买地券(以王当、钟仲游妻铅券为代表)等阶段③。我们赞同所有买地券均为明器的观点,认为吴天颖先生所论大都确当,但其中仍

7、间有不明之处:(1)甲型买地券作为对实在土地买卖文书的摹仿,其摹仿程度如何?换言之,甲型买地券所载买卖土地的亩数、价钱究是实数,抑是虚托?(2)既然甲乙二型买地券均属明器,二者是否存在着过渡?换言之,甲乙二型买地券(或者说罗振玉所谓“买地券”与“镇墓券”)之间的关系究竟若何?(3)买地券的源头何在?其流变又如何?质言之,为什么要将买地券埋在坟墓中?其意义何在?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传世和出土的汉代买地券作进一步考辨,并就其渊源、性质与意义略申己见,以就教于方家。_______________

8、___    ①  最初将买地券与镇墓券别为两类者是罗振玉。他在《蒿里遗珍》中提出:“以传世诸券考之,殆有二种:一为买之于人,如建初、建宁二券是也;一为买之于鬼神,则术家假托之词。”《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一五《铅券》所录铅券七种,分为买地券与镇墓券两类:即将“买之于人”者视为土地买卖文书,称为“地券”;而把“买之于鬼神”的明器,称为“镇墓券”。这种看法得到后来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方诗铭《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文物》1975年第3期)、《再沦“地券”的鉴别》(《文物》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