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ID:32142078

大小:1.0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1-31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_第1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_第2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_第3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_第4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职学生防御方式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⑧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前言随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越来越受重视,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却较少得到社会以及学生本人的关注与认同。在教学与心理咨询中了解到中职学生更多具有心理及行为上的情况,以及这些行为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与家庭有一定的相关。其中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容忽略的重要影Dfl(Arrindell,1983),个体外化的行为与父母正性的教养行为是呈负相关,与不良教养行为呈正相关(LairdRDetal,2008)。众多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儿童

2、的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吕勤,陈会昌(2003)的研究中,发现儿童问题行为更与以后发展阶段中的种种问题有所关联。在胡海青和王小桃(2009)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关系性研究结果中,显示更多使用负性的教养方式时,个体会更多地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从而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各方面产生较差的适应性。本研究通过中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探究,分析了解中职学生心理状况及行为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在孙晓玲和吴91](2011)关于与自尊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低自尊者往往表现出低的人际信任和高的社会焦虑。张

3、荣娟和李文虎(2005)00研究中,相比于低自尊的个体,高自尊者更有可能选择成熟的防御方式,而较少选择不成熟的防御方式。职校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同样作为青春期的学生,中职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受到家长老师的关注程度是有所不同的,中职学生应对外界环境的方式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在外界社会看来,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偏差,在行为上更可能表现出与老师同学的冲突、厌学、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本研究通过中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防御方式的关系,希望能够明确自尊水平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的作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方式产生的原因及现状作一个深入的分析

4、与了解。对于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线索,探究可行的方式。以此能够在心理课程教学方面应该跟进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课程的教学。⑧万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1.2研究的目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却相对很少得到社会以及学生本人的关注与认同。在四年的对中职学生的教学与心理咨询中,了解到中职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更多地具有心理及行为上的问题。而其行为问题的背后,大多与家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方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校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

5、行为问题的修正,没有过多地去深究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基础。更多地从行为规范及思想教育的角度去修正学生的行为,但效果往往不佳,问题行为出现反复或恶化。另一方面学校家长对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关注也影响着中职学生对自身的自我认同感及个人评价。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持续起着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中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防御方式的关系,分析了解中职学生心理状况及行为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明确自尊水平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的作用,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行为方式产生的原因及现状作一个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对于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线索,探究可行的方式。2⑧万

6、方数据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lS2.1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2文献综述在早期,研究者更多地从家庭环境的角度去考虑其对子女的影响,后来逐渐开始关注父母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在1980年,在人们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岳冬梅等人编制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提供了很有力的依据和工具(1999)。在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中,邓世英和刘视湘(2001)等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双因素论、社会控制理论、社会背景模型和强制模型)说明了作为对影响青少年发展中,主要的一个家庭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李旭和钱铭怡(20001的研究中,结果显示

7、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和早期所受父母的抚养方式有着明显的联系。父母教养方式某种程度上是父母与子女相互作用的过程。侯金芹和李新影(2010)的研究表明,不同遗传特征的个体可能会激发不同的父母教养,进而影响外化行为的发生。而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内部结构模式及其稳定性的作用上,发现问题、健康两组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不同内部结构模式。左志宏和席居哲(2004)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内部结构模式的自我稳定性,对健康组儿童,当其出现不利于系统稳定的情况时,系统可以自我调整达到稳定;对于问题组儿童来说,因其教养方式本身的矛盾与错误,这种功能稳定性从作用上来说则是固守了矛盾与

8、错误。2.2防御方式的研究防御机制提出者最早是精神分析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来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此作了深入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