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

ID:32160202

大小:3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1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_第1页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_第2页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_第3页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_第4页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别关注】范卫强:京沪国五条细则对A股不构成重大利空  【开利综合观察】过去一段时间地产股及沪指的下跌,已经包含了对京沪等一线城市严格执行国五条细则的预期,而实际情况显然并未明显超预期,那么,这个事件本身对A股下周的运行不会构成重大利空。  30日,各方期待已久的北京、上海落实“国五条”的地方细则终于出台,我认为:对A股而言,至少在短期内不是重大利空。  北京、上海两地“国五条”细则,总体而言,其严厉性并未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甚至在某些细节上略显“温柔”。  在北京版的国五条细则中,之前市场传闻的“留有余地”的内容

2、都兑现了:1,虽然规定了二手房交易时严格按照20%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不能核实房屋原值的,按照核定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率是1%,按照交易额全额的1%征税。”这为不能核实房屋原值的那些二手房留下了1%税率的余地,一类是房改房,一类是购买时间较早、原始购买价格并未录入税收征管、房屋登记信息系统的那些房屋。2,“出售五年以上唯一住房免征个税”,相信未来很多人会围绕这一点做足文章来规避20%的重税。  再看上海版的国五条细则,虽然在20%个税征收方面没有像北京版留有上述“余地”,但是在房价控制目标方面,规定为

3、“2013年度本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各项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并未出现大家担忧的“房价必须回落”等字样,可谓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再看A股市场,过去一段时间地产股及沪指的下跌,已经包含了对京沪等一线城市严格执行国五条细则的预期,而实际情况显然并未明显超预期,那么,这个事件本身对A股下周的运行不会构成重大利空。剩下值得探讨的空间就是:对A股的运行属于中性(包括小利空)还是利空出尽呢?相信多数持股的投资者希望能够出现利空出尽式的市场上涨,但在当前市场总体偏弱的背景下

4、,最好的情况也就是类似3月25日,广东省出台国五条细则之后的地产股小幅反弹。证监会:4月份将开始审核IPO排队企业自查报告  【开利综合报道】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9日说,对申请首次公开发行(IPO)企业的专项财务核查自查阶段将于3月31日结束,证监会相关部门将于4月份起开始对自查报告予以审核。  该负责人说,目前专项财务核查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各中介机构和发行人正在根据证监会的要求进行自查,并于3月31日之前提交自查报告,证监会正有条不紊地开展自查报告的接收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从4月份开始,证监会相关审核

5、部门将对自查报告予以审核,发行部、创业板部和会计部将会同系统有关单位组成15个检查组开展检查工作,对检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关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该负责人说,证监会正继续研究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制定相关配套规则,继续做好新股发行核准有关工作。【开利内参】规范理财产品银行股恐慌急跌  【开利综合观察】银监会出招规范理财产品重挫金融股,分析师表示,新规引发市场对社会融资规模和经济复苏的担忧,加上IPO重启时间、地方楼市调控细则出台、宏观经济数据出炉等都将困扰4月A股,沪市短期考验2200点。  中

6、信证券、德邦证券均认为,规范理财产品将导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放缓,为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  目前,市场对经济的判断有分歧,4月上旬是关键时点,因多个数据将出炉,将对股市走向有指导方向。官方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率先下周一(4月1日)公布,市场人士表示,随着春节因素影响消散,3月官方制造业PMI料反弹至52,结束此前连续两个月回落的态势。  资金流方面,人行在春节后连续六星期在市场抽资,本周在市场净回笼570亿元。  市场人士表示,如果季末时点过后,资金仍维持如此充裕局面,人行或进一步提升净回笼力度。  

7、4月份影响A股因素  ·3月底IPO企业完成财务核查,市场关注IPO重启时间。  ·3月底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出台大限到,关注调控细则是否超预期。  ·关注银监对影子银行清理对银行、券商影响。  ·3月宏观经济数据,包括PMI、CPI,以及月中公布首季GDP。  ·内地经济稳步复苏下,上市公司首季度业绩表现。  ·外围市况,包括欧债问题。中央保金融安全冲击内银暴利  【开利综合观察】银行股急泻,因中国银监会收紧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恐损内银盈利。严防金融风险是中央今年的监管重点,故可能进一步整顿影子银行、地方债等内银暴利

8、来源。且中央更要推利率市场化改革,令内银临蜡烛两头烧之困。  中银监突发通知,收紧银行理财产品业务规管,令不少内地银行、尤其中小型银行要压缩相关业务,投资者深忧内银盈利前景,遂抛售内银股。内地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由2011年的8.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暴增至去年的13万亿元,被银行视为会生金蛋的鹅。惟不少理财产品透明度低、投资极高风险项目,俨如雷曼迷债翻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