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

ID:32165348

大小:10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1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_第1页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_第2页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_第3页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_第4页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鸡精调味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do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T××××—××××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实施××××-××-××发布鸡精调味料Granulatedchickenbouillon(征求意见稿)GB/T××××—××××代替SB/T10371-2003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67.220.10X661GB/T××××-××××前言本标准是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的。本标准代替了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与SB/T

2、10371-200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本标准的编写由“按GB/T1.1-2000和GB/T1.2-2002”更改为“按GB/T1.1-2009”;——鸡精调味料的英文名称由“Chickenessenceseasoning”修改为“Granulatedchickenbouillon”;——取消了对卫生指标的具体规定,修改为“卫生指标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本标准由提出。本标准由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B/T1

3、0371-2003。IGB/T××××-××××鸡精调味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鸡精调味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第3章所定义的鸡精调味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461食用盐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

4、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GB16869鲜、冻禽产品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鸡精调味料Granulatedchickenbouillon以谷氨酸钠、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精等经混合、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4 技术要求4.

5、1 主要原料和辅料4.1.1 鸡肉应符合GB16869的规定。7GB/T××××-××××1.1.1 谷氨酸钠应符合GB/T8967的规定。1.1.2 食用盐应符合GB5461的规定。1.1.3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1.1.4 其它原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1.2 感官特性1.2.1 色泽:具有原、辅料混合加工后特有的色泽。1.2.2 气味:鸡香味纯正,无不良气味。1.2.3 滋味:具有鸡的鲜美滋味,口感和顺,无不良滋味。1.2.4 形态:粉状、小颗粒状或块状。1.3 理化指标

6、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谷氨酸钠,%≥35.0呈味核苷酸二钠,%≥1.10干燥失重,%≤3.0氯化物(以NaCl计),%≤40.0总氮(以N计),%≥3.00其它氮(以N计),%≥0.201.4 卫生指标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1.5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1.6 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2 试验方法2.1 感官检验2.1.1 色泽:取样品5g,放置在白色滤纸上或玻璃器皿内

7、,进行目测。2.1.2 香气:配制1%的鸡精调味料溶液,嗅其气味。2.1.3 滋味:配制1%的鸡精调味料,取少许样品溶液放入口内,仔细品尝。2.1.4 形态:目测。2.2 理化指标检验7GB/T××××-××××1.1.1 谷氨酸钠(甲醛值法)5.2.1.1原理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5.2.1.2试剂和溶液5.2.1.2.1甲醛(36%):应不含有聚合物。5.2.1.2.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

8、5mol/L]。5.2.1.3仪器5.2.1.3.1酸度计。5.2.1.3.2磁力搅拌器。5.2.1.3.325mL碱式滴定管。5.2.1.4分析步骤准确称取均匀样品3g~4g,用适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10.00mL,置于200mL的烧杯中,加60mL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5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加入10.0mL甲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