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

ID:32170723

大小:13.83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02-01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_第1页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_第2页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_第3页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_第4页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颅颈交界区病变影像学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影像学评价第一部分颅颈交界区骨折的影像学评价中文摘要目的:对颅颈交界区主要骨性结构外伤后骨折进行影像学评价,以了解主要的骨折类型、损伤机制、影像表现及影像检查价值等,进一步提高对头颈部外伤病人骨折的诊断水平,适应并推动颅颈外科的发展。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头颈交界区骨折病人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由2名经验丰富的骨放射专家主要通过cT多平面重建(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和MRI检查主要对其中的19例枕骨髁骨折、13例寰椎骨折、24例枢椎骨折和21例

2、齿状突骨折的骨折分型、主要征象及伴随征象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颅颈交界区骨折病人中,枕骨髁骨折发生率为17%,左侧7例,右侧11例,双侧1例。枕骨髁骨折I型占5%;II型27%;III型63%;N型5%。其中I型:枕骨髁粉碎骨折1例,位于左侧。Il型:颅底骨折延伸至枕骨髁5例,左侧2例,右侧3例,主要为枕骨髁后份和中份受累。III型:枕骨髁翼状韧带附着部撕脱骨折12例;右f108例,左侧3例,双侧1例。撕脱骨片多数不同程度移位,并且6例骨折线累及关节面,7例翼状韧带增粗。Ⅳ型:1例,II型和III型枕骨髁骨折同时存在。寰椎

3、骨折发生率12%,I型单纯前弓骨折和II型单纯后弓骨折各2例,均为右侧。III型前后弓复合骨折2例,l例右侧前后弓骨折,1例左前及双侧后弓骨折,后者伴有侧块漂移。Ⅳ型侧块骨折5例,右侧4例,左侧1例。V型单纯横突骨折2例,均为右侧,1例分离明显。枢椎骨折发生率22%,其中椎体骨折14例,椎弓骨折5例,横突骨折4例,棘突骨折2例。椎体骨折中,I型椎体冠状面骨折2例,均为C2椎体前下缘撕脱骨折。II型椎体矢状骨折,即枢椎侧块骨折共5例,3例右侧,1例左侧,1例双侧。Ⅲ型椎体水平骨折即齿状突Ⅲ型骨折。椎弓骨折中,I型3例,椎体均

4、无移位,也无成角。l例双侧椎弓骨折,1例左椎弓骨折,1例右椎弓骨折。II型1例,椎体明显向前移位,无明显成角畸形,为双侧椎弓骨折。m型1例,椎体严重移位及成角畸形,为双侧椎弓骨折。横突骨折,4例,右侧3例,左侧1例。棘突骨折,2例。齿突骨折占19%。I型5例,占24%:II型7例,33%,Ill型9例,43%。I型,齿突尖部骨折5例,均为齿突尖撕脱,斑点及小斑片。II型,基底部骨折7例,其中2例无移位,4例前移位,l例后移位。Ⅲ型骨折,齿状突基底部骨折线延伸入枢椎椎体,共9例,其中前移位4例,后移位I例。结论:放射影像学检

5、查尤其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颅颈部创伤病人作出及早、准确的影像学诊断,能够准确反映各种骨折类型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关键词:颅颈交界区,骨折,影像学,诊断第二部分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中文摘要目的:通过对颅颈交界区主要的畸形病变进行影像学评价,了解畸形病变的病因、类型及病变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同时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颅颈交界区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畸形患者74例,通过C,Il多平面重建(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

6、(VR)等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颅底凹陷:18例,均表现为向上齿状突突入颅骨基底部,超过Chamberlain线、McGregor线正常限值,亦超过McRae线,颅颈角变小,齿突与斜坡线失去正常的后上缘相切关系。主要病因包括Chiari畸形,环枕融合,枕骨髁发育不全等先天异常和类风关等后天病变。Chiari畸形:18例,其中I型16例,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变细,超过枕大孔连线以下5mm以上,最大距离14.6m,平均7.2咖;其中12例伴脊髓空洞症形成。II型2例,小脑扁桃体及四脑室、延髓均下移改变,延髓

7、腹侧受压,脊髓空洞形成,达胸以下水平。齿突畸形:共8例。其中,终末小骨:1例。齿突尖游离小骨片,边缘光整。游离小骨:7例。主要表现齿突基底部不连,光整,间隙位于枢椎上关节面水平以上。3例有移位,4例无移位。椎体分节异常:颅颈交界区23例,占颈椎体分节不全的77%。一对椎体融合共17例,占颅颈交界区融合的74%。其中,C2/3融合13例,C1/2融合3例和环枕融合1例,占颅颈交界区融合的57%,13%和4%。多对椎体融合共7例,占颅颈交界区融合的30%。涉及Cl的4例,涉及C2的3例。环枕融合:4例,占颅颈交界区融合的17%

8、。结论:影像学检查尤其新技术的应用在颅颈交界区畸形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客观的影像依据,对病变作出准确诊断,能够显示病因及其病变特点,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关键词:颅颈交界区,畸形,影像学,诊断3RadiologicEveluationofCraniocervicalJUnCnonD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