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

ID:32198901

大小:63.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_第1页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_第2页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_第3页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关键词:新课程数学问题教学教学情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教学的保证、问题教学的有力保障、问题教学的目的四个方面结合实例对数学问题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创设问题情境要以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不同问题、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潜心去挖掘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恰如其分的提问,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尤为重要.可以说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问题教学有着更深一层次的突破。  一、问题教学的前提是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有情趣的教

2、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1.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是为现实生活所服务的。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老师手中拿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由于不小心被打破成如图1所示的两块.如果照原样到店里配一块.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1)可不可以将两块全部都带过去配?  (2)可不可以带其中的一块?若能,带哪~块?  (3)从以上二.个问题中你发现什么问题?  这个情境的创设,使知识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角边角”概念。而是把

3、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的记忆中,不是角边角,而是那块玻璃所带有的全等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2.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趣味性情境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直观地趣味化,游戏化,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我们可以讲一些生活琐事.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位同学家中的衣柜上的圆形玻璃镜不小心被碰碎了.这个同学仅仅找到一块带有边缘的碎片到镜店就配了一块合适的镜子,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这个同学用什么方法完成的?这样一来,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把学生的生活

4、经历、动手能力、情感体验与数学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乐于听,愿意学。  3.创设悬念的教学情境  追求知识,了解知识,渴求知识。是青年学生的天性。创设悬念情境将他们引入一个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含的境界,将有益于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感情波澜,撞击他们的求知心灵,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例如:在学习乘方时,我采用如下故事:拉面师用较粗的一根面对折、拉直,再对折,拉直……这样拉20次是多少根,拉次呢?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于是就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去研究,此时他们的学习不用教师强迫,他们是自愿自发的.也容易接受新知识。关键词:新课程数学问题教学教学情境

5、4.创设综合性学科的问题情境  通过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了数学也接近生活,这也为自然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体积与压强的关系。这种教学情境从自然科学中反映了一种数学建模的方式,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知识引申到数学中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综合性。  二、问题教学的保证是问题的设计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问题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待重新认

6、识。  1.问题的设计应顺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的把握应在学生的能力范畴内,略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任何高于或低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自觉性。  2.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开放,顾名思义,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从数学角度上来讲,可以从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结论

7、、方案策略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不同的角度上.不同的知识水平上,就会给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在讲测量时,我们只需提供给学生一条皮尺去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其余的就由学生来完成那么不同的学生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1)用升旗的绳子拉着皮尺去测量:  (2)晴天利用身高与旗杆成影,根据相似,二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计算:  (3)也可以利用臂长与到旗杆的距离,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可以利用镜子成像,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5)添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