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

ID:32206343

大小:4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1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_第1页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_第2页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_第3页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_第4页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李兆林1岑华2(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2.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摘要:在初步了解洱海流域概况及其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针对洱海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展开分析,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时空分布、“三废”污染、区域环境差异和水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评价了其现状环境的污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关键词:环境;洱海;可持续性;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1.洱海简介1.1自然状况 图1洱海Fig.1Erhai

2、Lake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流域面积2565km2,跨大理市和洱源县,湖面面积约250km2,湖盆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6.3km,最宽处为9km,平均湖深为10.5m,最深处为20.7m。地貌类型丰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迹象较为明显,属澜沧江水系,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森林滞留水及少量融雪,入湖河流北有弥苴河、罗时江,西有苍山18溪,南有波罗江,东有南村、向阳、挖色等小溪,湖西南角的西洱河为洱海的唯一出口。(如图1)洱海流域气候湿润,是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年均温15.1℃,年平均

3、降水量为1048mm,正常库容量为28.87×108**,历史最高水位1975.64m(1966年),最低水位为1970.52m(1986年)[1],水温常年在10~20℃之间,属暖性湖泊,水温垂直分布具正温层的特点。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流域内生物多样,生物量大,种群密度较高,是我国物种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生物生产量平均为16.6kg/m3,总生物量达479000T(鲜重),是云南省高原湖泊中生物量最大的湖泊[2]。1.2社会状况流域所在地区大理开发历史悠久,交通相对优越,大理距省会昆明377km,是320国

4、道(昆明-大理-瑞丽)和214国道(滇藏公路)交叉处的“重镇”,同时大理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是滇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1995年大理机场启用,1998年广(通)大(理)铁路、楚(雄)大(理)一级公路相继通车,1999年大(理)丽(江)准二级公路也通车了,加上正在修建中的大(理)保(山)路,使大理地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3]。洱海流域含20个乡镇、167个村公所,总人口约80万,有白、汉、彝、回等25个兄弟民族,流域内有大专院校3所(含电大),中专学校7所,特殊学校1所(聋哑学校

5、),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共有卫生机构210个(医院、卫生院、卫生所),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7000多个医疗床位,医疗卫生条件日趋成熟**。区域传统文化丰富多采,渊源流传,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收稿日期:修定日期:作者简介:李兆林.(1978----).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98级地理专业本科生.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云南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流域污水治理项

6、目专家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预可行性报告》1996.3-7.15-21.58-5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专家组《洱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预可行性报告》1996.1362.洱海流域环境现状分析洱海自然风光优美,流域所在地传统文化意义深远,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宾客,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在云南三大高原湖泊之中,洱海在自然和社会区域环境方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如表1)洱海是云南表1云南三大高原湖泊Tob1ThethreebigerHighlandlakeofYunnan名称所属水系湖

7、面面积平均水深库容生物量水质(km2)(m)(108m3)(t)滇池金沙江309.54.415136000劣五类洱海澜沧江25010.528.87479000二类抚仙湖金沙江21287185400二类省第二大淡水湖泊,生物量最大,水质较好,可以直接饮用,与滇池相比,洱海水质、水深、生物量和库容等自然条件明显优于滇池;洱海所在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显然比抚仙湖所在地区高。目前,洱海的环境还算良好,但是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相对集中,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洱海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形势,研究表明其整体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

8、势,改良整治工作未能持续进行,生态保护日趋紧迫。目前其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量的供需矛盾、分配的不平衡、“三废”污染、水源生态保护以及水体的营养化等方面,而导致这些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2.1“三废”污染分析废水的污染对于洱海本身而言,主要是生活污染,而对整个流域而言生产污染又是重点。生活污染到处可见,只是其程度具有地区差性,排放最严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