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

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

ID:32212816

大小:63.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_第1页
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_第2页
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_第3页
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_第4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基础达标测试(前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流露(lòu)露珠(lù)露马脚(lòu)B.召唤(zhāo)崔颢(hào)坠入泥潭(zhuì)C.按捺(nà)坑洼(wā)漫无尽头(màn)D.憔悴(qiáo)惦念(diàn)粗犷豪放(kuànɡ)解析:A项“流露”的“露”应读为“lù”;B项中的“召”应为“zhào”;D项中的“犷”应为“ɡuǎnɡ”。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迁徒壁滩寂灭奋蹄挺进B.山涯憔悴按捺惶惑茫然C.惦念颠簸抛锚温馨安宁D.旷野焦燥篇幅索然无味解析:A项中的“迁徒”应

2、为“迁徙”;B项中的“山涯”应为“山崖’;D项中的“焦燥”应为“焦躁”。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解析:A项“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不合文意;B项“

3、绘声绘色”是指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C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答案: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公园里很平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很少。B.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上海市78名市场管理人员获得执法证,首批人才市场执法官开始上岗。C.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D.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到石家的头上。解析:A项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C项“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

4、不当。D项“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运”语意重复,即定语多余。答案:B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的第1—9段(即从文章开头至“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完成5—7题。5.文章开头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从上文看,为什么人会有这种欲望呢?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要求提取要点、准确概括。大家在对文章局部的理解与鉴赏的同时,要具备各种良好的思维能力。此题关键信息在前四段中提炼出来,应当不会太难。参考答案:①祖先为生存不断迁徙,奋进的习性与欲望成为人们的无意识积淀。②外界的诱惑,闯荡世界的

5、生命快感或虚荣心使人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③身或心受不住家的束缚,要远行。6.“路连接着家与前方”“四顾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请分别说出“家”“路”“眼前与心中”的丰富内涵。解析:此题考查段落分析归纳能力,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的语意。参考答案:①它不是目的地,而是一个驿站,一个港湾;②是奋斗的轨迹;③永存不灭的希望。(大意对即可。)7.人与家的关系是复杂的,课文第6段(即“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一段)的内容在《乡土情结》中也有涉及,也写“离家”。请说说两者立意的差别。解析:此题考查段落分析归纳能力,

6、要求全面、准确、简练。参考答案:《乡土情结》中的“家”是精神的归宿,而这里人要离家远行的“家”则是身或心的束缚。(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远走了,母亲放飞的手刘心武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

7、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就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

8、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