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诗歌主题的方法

探究诗歌主题的方法

ID:32214538

大小:64.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探究诗歌主题的方法_第1页
探究诗歌主题的方法_第2页
探究诗歌主题的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究诗歌主题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诗歌鉴赏考点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后者尤为重要,是鉴赏诗歌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之所以对诗歌鉴赏题无从下手,就源于对主题的不明了。即使高考中没有直接问及主题,但试题总是与主题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简单实效的探究主题的方法。方法一:借助诗歌题目诗歌的题目是我们欣赏诗歌的一个切入点,它会给出相关暗示:有的暗示诗歌的内容,有的暗示诗歌创作的原因,有的暗示诗歌的类别,有的直接点明诗歌的主题。因此,鉴赏诗歌万不可忽视诗歌的题目。如李白独坐敬

2、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本诗题目中的“敬亭山”说明了诗歌所写的地点,诗人客居他乡(李白是四川人);而“独”字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凄凉。请记住:诗歌题目或多或少,或间接或直接暗示了一些有助于我们探究诗歌主题的有用信息,万不可忽略。方法二:知人论世首先要读懂诗人。诗歌也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因此诗人的思想、观点、情感等都直接或间接流露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所以阅读诗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才能更好把握诗歌的内涵。李清照的词就分为南渡前后两个阶段,情感主旋律分别是“乐”与“悲”字。陶渊明辞官后多是抒写闲适的田园生活。当然,我们也要切记

3、不要对号入座,一切还是要从诗歌表达的内容去分析判断,学生一定要从整体把握诗歌的主题。其次要读懂诗歌的背景。诗歌中诗人的情感,观点,态度与诗人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把诗歌放在特定的年代来分析。如大家熟悉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如果我们知道陈子昂是在屡献破敌策,武攸宜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降职处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幽州台,就不难理解诗中所流露出的壮志难酬的无比愁闷。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福建省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题近年来选材特别注意避熟就生,以免给猜题押题者提供机会,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能从诗歌中找到有关作者或作者年代的蛛

4、丝马迹,或许我们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3方法三:品味关键词其一是诗眼。“诗眼”是指诗中写得最精练传神,最有表现力,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或一个词。透过“诗眼”能直接准确的去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诗眼”快速掌握诗歌内涵。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咽”与“冷”,隐居环境之幽静幽深直达人心。其二是名词:古诗很多意象都是通过名词表达的。我们要熟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菊”“梅”“松”“蝉”等。福建高考题《武夷山中》就出现了“梅花”,如果不懂得“梅花”意象的含义,鉴赏时可能就有失偏颇。再者是动词,尤其是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怨

5、”力透纸背,倾注了多少的情感。最后是修饰语。如杜甫诗《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自”,“空”传神地写出诗人内心独特的感受。方法四:借助注释注解,是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的信息。可是注释对于我们准确无误的理解一首诗确是至关重要的。它或是对某些疑难字词的解释,或是对诗歌背景作简明扼要的介绍,还有可能是交代写作缘由。如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这首诗如果没有提供任何注解,很容易先入为主,造成误

6、解,以为仅仅是思乡而已,就体会不到悠闲中流露的失意,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请记住:注解绝对不是可有可无,实际上是一种暗示。学生应该用好这种暗示,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方法五:读懂诗歌类别。古诗有许多种类别,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怀古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等类别,不同的类别往往有不同的情感,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因此我们欣赏诗歌的方法就不一样。我们只有掌握了诗歌的类别,才能更好、更快、更准地鉴赏到其中的妙处。一言以蔽之,我们必须知道常见类别及其常常表现的思想感情。面面俱到,还叫方法?诸君或许哑然失笑,其实不然。这犹如欣赏风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是无法领略到其

7、中的妙处,而有心人,总会在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从而顺藤摸瓜,领悟诗歌的内涵。此外,我们还要避免以下几种认识的误区。3对号入座,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必须有全局意识,切不可断章取义,只从某一点出发,就轻易下结论,尤其是知人论世和分类鉴赏。请铭记:每一种鉴赏的方法提供的仅仅是思考的角度,而未必是最终的结论。顺序欣赏。阅读顺序,应该从次要到主要,以免先入为主,造成误解。应先看诗后的题目(有时也会获取某些有价值的信息),再看注释,接着看诗歌标题,作者及其年代,最后才看诗歌内容,最终还是要以诗歌的内容来确定诗歌要表达的主题。有人认为高考诗歌鉴赏题越来越容易,做做练习,无须

8、指导,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