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ID:32217021

大小:61.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1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4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以下试图对几种常见误区进行思考,并针对误区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请大家批评指正。  误区一:学生互动师“解放”  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尽一切手段和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了。但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活动了,教师却不动了。学生活动时,教师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看看时间,或摆弄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

2、师就可以彻底“解放”了。  实际上,新课程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或在各小组间巡视,对各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合作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表扬,对合

3、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内部分工的职责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有了教师的参与指导,就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更有序,交流才更有效!  误区二:教师上课不张口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数学教学很忌讳教师的“讲”,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教学中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教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上了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

4、之嫌。  其实,从学习方式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接受学习,一种是发现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或不容易被发现,则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当然,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  在践行新课改理念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

5、,好像不与之“划清界限”就“革命不彻底”,教学理念就不先进似的。课堂上讲与不讲,并不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也不是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多并不一定滥,少也不等于精,真正的问题在于讲什么、讲多少、怎样讲。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比如数学符号怎么写,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半径、周长的概念,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行了。也就是说,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误区三:活跃气氛是目的  一段时间来,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已成为几乎所有公开课教师们的共识

6、,不少教师为单纯地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而设计环节,学生的情绪的确高涨,呼喊声不绝于耳,教师也完全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里,认为气氛活跃了,目的达到了,课就上成功了。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有一位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活跃气氛,从一进教室开始提问,到授课结束布置作业,提出的问题达一百个之多,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一百多个问题实在过多过滥,听课者且如坠云里雾里,不知轻重主次,学生们如何接受,又怎么受了。同时,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数量,问题满天飞,就容易忽视对学生真正参与度的分析,弄不清学生的参与是全部参与还是部分参与,是主动参

7、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  其实,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愉快的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提倡和追求的。一次,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内容时,就安排学生先观察图,并通过图形列算式,然后尝试用竖式列式计算,再探索算法。整个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井然有序,课堂气氛严肃而活泼,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北师大肖川博士曾经说过: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

8、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