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

ID:32217158

大小:742.68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2-01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_第1页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_第2页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_第3页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_第4页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公示稿环评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新塘园垃圾转运站建设单位晋江经济开发区新塘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新塘街道南塘社区排水去向南港沟建设依据晋政办[2014]22号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N7820环境卫生管理建设规模总日转运生活垃圾量200吨总规模总日转运生活垃圾量200吨总投资300万元环保投资40万元主要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名称现状年用量新增用量年总用量水(吨)-1057.61057.644电(kwh)-20×1020×10燃煤(吨)---燃油(吨)---其它---1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2.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1)地理位置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山角地区的东北部,位于北纬

2、24°30′44″~24°54′21″,东经118°24′56″~118°41′10″。东北连接泉州湾,东南邻台湾海峡,西南环围头澳、安海湾与金门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接壤,北和泉州2鲤城区毗邻。地域东西宽24km,南北长42km,陆域面积649km,海域面积26345km。(2)项目周边环境概况2项目选址于新塘街道南塘社区,总用地面积1769m。项目北侧约距160m处为石狮高速路口,项目南侧约距120m处为房地产(在建),项目西侧及东侧均为空杂地。具体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和附图3《项目用地现状及周边环境照片图集》。2.2自然环境(1)地形地貌项目所

3、处区域地处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质带中部,南北临海,地势由西北向海面倾斜,地形以台地、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山峰分布在西北和中部,系戴云山脉向东南沿海延伸的余脉。西北边境的紫帽山,海拔517m,是区域最高峰,中部有罗裳山、灵源山等,海拔200~300m之间,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有丰富的石料资源。(2)气象气候晋江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夏长无酷热,冬短无严寒;日照充足,基本无霜,蒸发旺盛,水分欠缺;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盛行风向随季节转化的规律很明显,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21%,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3.9m/s,台风季节较长,集中

4、在7~9月份,最大风力可达12级,本地区降水受季风控制,有干湿季之分。本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0℃~21℃之间。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2气温为11.5℃~11.9℃;最热月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7.5℃~29.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11~1231mm,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雨旱季明显,属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旱区。一年中5月至9月为雨季,5、6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35%,12月份降水量最少。常年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全年除5~6月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外,其余各月均大于降水量。年平均绝对湿度(水汽压)为20毫巴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全年平均日照约2100小时左右,日照率

5、50%,全年无霜期达350天以上,光热资源非常丰富。(3)水文状况晋江市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境内没有大的河流发育,且地下水资源贫乏,过境的河流主要有晋江、九十九溪、梧垵溪,以及引水工程南渠。源于境内低丘、台地或湖泊,独流入海的溪流都是时令溪流,约有19条;另外,境内有湖泊、水库等。①南渠南渠建于1973年扩建,是泉州山美灌区的骨干工程之一,位于泉州规划区的西南郊。南渠引水自晋江金鸡桥闸南岸,自树兜起经鲤城区江南新区、泉州经济开发区清濛园区、再经晋江市池店镇、陈埭镇流入九十九溪,共分为三个渠段:总干渠、高干渠、低干渠。总干渠:总干渠自金鸡南高干渠首暗涵至树兜低渠分水枢纽,长3.685km,

6、分两个流量段。渠首至西山,长1.41km,设计流量30m/s;西山至树兜,设计流量38.5m/s。南高干渠:自树兜高低渠分水枢纽至高渠与九十九溪加杀汇合口,长11.415km,分两个流量段。树兜至清濛福厦公路桥,设计流量26.5m/s;清濛至加沙,设计流量25.5m/s。南低渠:自树兜高低渠分水枢纽至石狮市蚶江电灌站,长30.035km,分五段。其中,树兜至陈埭溜滨,设计流量12m/s。②梧垵溪:梧垵溪流域发源于晋江市罗山街道办事处的高州山,流经罗山街道办事处、永和镇和新塘街道办事处的苏内、林口、张前、梧垵、山前、湖格、荆山、上郭等村,然后进入石狮市,再经南低干渠、雪上沟,最后由军垦水

7、闸汇2入泉州湾。梧垵溪全长12.6km,流域面积41.0km,河道平均坡降3.1‰,流域3形状系数(F/L2)0.29。梧垵溪流域境内山峰多陈列于西面外缘,上游坡陡谷深流急,下游地势平缓为平原地带,流速逐渐减小放缓。流域内水库有林口水库、英塘水库、洋柄水库和灵秀水库。梧垵溪以残丘地貌为主,河道弯曲,河床较为宽阔,局部狭窄,在支流汇入处、河流转弯处的凸岸河漫滩地发育,形成河谷盆地。梧垵溪流域植被覆盖率一般,天然植被种类主要以灌木林及常绿阔叶林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