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

ID:32222909

大小:1.2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2-01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_第1页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_第2页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_第3页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_第4页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集团华东设计院发展战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恬求球爿H∞o=盟戗秘g扑柏醛扑K赠烈佞罢外部环境分析2外部环境分析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企业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对外部环境的信息进行评估、筛选,以确定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识别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2.1经济因素对于CEI而言,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我国石油消费的需求、结构及其发展态势,我国石化工业的未来规划,中国石油未来发展战略,四者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2.1.1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是保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则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机。全

2、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5%。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9.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在从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规划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值为7.5%。这意味着中国原来提出的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提出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而联合国2006年1月24日发表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报告预测,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中国2006年的经济增幅将为8.3%,比2005年的9.2

3、%略有回落。报告认为,中国已成为2005年东亚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力,并有望在2006年成为全球经济的驱动力。2.1.2我国石油消费的需求、结构及其发展态势能源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血液”,而石油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炼油工业则在其中担负着“造血”的职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尤其是消耗了70%以上石油的汽车、运输等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石油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达到29985.55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万吨,接近3亿吨大关,比2000年增长了34.5%,“十五”期间年均递增6.

4、2%。特别是2003年和2004年,年递增分别达到10.1%和15.5%。成品油的消费也经历了持续较快的增长,5年间,汽油、柴油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31.6%和55.6%,年递增率接近两位数。尽管近年来持续飙升的国际油价对我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石油消费还处在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推动我国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最大、最直接的推动力是国内疾驶的“经济列车”。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以上,2003年、2004年每年的增速超过lO%。即使在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GDP增速也高达9.9

5、%。而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十分严重。造成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汽车和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我国汽车、运输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直接推动了石油消费的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公路网的四通八达为汽车消费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而汽车价格的不断下调及汽车信贷的开展也大大刺激了大众消费观念。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量年均递增23.1%,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促使石油消费直线上升。其次,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在石油消费增长中的作用同

6、样不可忽视。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农用柴油的大幅增长。再者,化学工业的升温带动了化工用油的快速增长。石油化工是一个产业链,化工处在这条链带的中下游。自2003年以来,全球化学工业开始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化工投资趋旺的热度,必然传递到产业链上游的石油。不过,在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石油市场始终面临供应偏紧的压力。一方面,我国原油产量增长和上游资源有限。2004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75亿吨,去年达到1-81亿吨,已经接近国内产量预测的最高限度。为弥补自身供应能力的不足,2004年,

7、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石油产品>达到6外部环境分析1515l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49%:2005年,在国际高油价的影响下,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比上年下降了5.2%,但仍达到1436l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40%。图l为199l~2005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的变化情况,图2为1991年~2005年我国主要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的变化情况,从中不难推断出我国能源消费的需求、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圈'1991~200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往情况圈21991—2。05年中国主要成品淮和液化气净进口量展望2006年,建立节能型社会

8、的需要将推动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仍将使石油消费量增长6%左右,预计达到3.33亿吨。另外,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国际能源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