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

ID:32262894

大小:2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2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_第1页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_第2页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_第3页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_第4页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专题检测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检测五 文化经典阅读1.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让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

2、答问题。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孔子对他的态度。你从子路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孔子对子路所言持否定态度?请联系生活谈谈孔子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

3、”“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④,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注: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②三归:市租。根据《管子·山至数》的记载,市租按常例应该由国君收取。齐桓公称霸后,对于管仲恩赏有加,就将收市租的权力给了他。③摄:统辖。④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

4、空杯子的土台。(1)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2)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4.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5(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5.阅读《孟子》选段,回答下列问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5、,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注:①圹:同“旷”,旷野。②爵:同“雀”。③鹯:一种像鹞鹰的猛禽。(1)“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这两个比喻阐述了什么道理?(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选自《孟子·尽心下》,反映的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请你结合上面选段,谈谈自己的认识。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

6、,毋自辱也。”(《论语·颜渊》)司马牛②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注:①道,通“导”。②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魅的弟弟。桓魅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1)根据文段,请你阐述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子夏劝说司马牛,是践行孔子待友之道的典范。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待友之道。7.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

7、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1)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7.28)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王①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②之!《诗》云:‘王赫斯③怒,爰④整其旅,以遏徂莒⑤,以笃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