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

ID:32269548

大小:60.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02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_第1页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_第2页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_第3页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_第4页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内阅读总复习练习第五课童趣(一)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项()为之强()徐()喷以()烟2.翻译下列句子。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3.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含义。(1)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3)为之()怡然称快4.作者的“物外之趣”,全凭新奇合理的想象,除了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四种趣物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相似的且富有童趣的情形?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二)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①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④怡然称快( )⑤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2、) ⑥鞭数十,驱之别院(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翻译句子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②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4.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6.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8.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三)1.写出作者体会到“物外之趣”的句子。2.试概括第一段的意思。3.第二段中,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请用横线画出来。4.作者观察

3、事物细致而有耐心,试说说下面斜体词语的表达作用。(1)夏蚊成雷(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4)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5.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树”是指:。(2)“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3)“庞然大物"实为:。6.找出文中写作者心情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7.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第十课《论语》十则(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2.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4、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4.原文填空:⑴,不亦说乎?⑵,可以为师矣。⑶学而不思则罔,。⑷子曰:“,是以谓之‘文’也。”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⑸人不知

5、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性。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⑴学而时习之() ⑵人不知而不愠()⑶温故而知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⑸敏而好学() ⑹学而不厌()⑺择其善者而从之()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⑴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⑵是以谓之“文”也  古义:     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

6、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1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14.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15.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1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17.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是哪则?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_________________19.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

7、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二)1.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⑴学而时习之()⑵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⑶默而识之()2.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三)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