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

ID:32274119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2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1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2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3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4页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总复习古文讲义之二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高考语文讲义之—文言文阅读【2010高考定位】点击考纲2009年《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文言文。能力层级1.B(理解)(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C(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诠释考纲1.理解(1)理解常见

2、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这两点规定了考查的范围和内容。所谓“在文中的含义”,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能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所谓“常见文言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要求考生辨别古今词义的差异。(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本考点也有两个具体要求:一个是“常见”,规定了考查的范围;一个是“在文中的用法”,规定了考查的内容。所谓“常见文

3、言虚词”,就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具有的语法功能,而虚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考题涉及的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常见的,而不是生僻的;是在文章背景中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对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应该是了解,而不是识记。近几年对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考查重点是“之”、“以”、“因”、“乃”、“且”、“为”、“于”等词的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纲对文言句式的考查有明确的规定,即“与现代汉语不同”,同时,又对“不同”作了说明: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而对文言句式的考查

4、,要求是“理解”应用,并不要求考生去死记一些句式的具体格式。从命题实践看,对成分省略、宾语前置考查得较多,而且往往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结合起来。(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本考点涉及的内容,既有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有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本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本考点要求学生对文

5、章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根据一定的要求或指向,划定区间,从某一角度进行辨别和判断,选出有关的主要信息,去除次要和冗余的信息。这里所谓的信息,一般是指选文中反映人物思想品格、个性气质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语言材料。对这些信息的“筛选”,要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对语言材料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求学生答出某个论点的概括、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3)分析概括作者

6、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与前一条“分析文章的内容”不同的是,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本人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高考预测】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将会呈现以下趋势:1.阅读材料仍以史传作品和散文为主,但其他体裁的文言阅读材料数量可能有所增加,文言小说也有出现

7、的可能性。2.阅读材料选择的范围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史记》《汉书》等仍然会被命题者回避,明清散文将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3.文言文阅读题的分值、题型将趋于稳定。4.考查的重点仍然是文言实词的词义、文言虚词的用法、断句和翻译、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和观点态度。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完全解读】本要求中值得注章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