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

ID:32284783

大小:5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2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期半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语文A卷(共100分)第I卷(共18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9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B、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yīn)蔽。C、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追悔莫及,两眼浸(jìn)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D、一霎(shà)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B、须萸,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人夹着一本厚书,

2、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C、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冀冀的缓慢地向对岸驶去。D、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欲望油然而生,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B、春天的青城山格外迷人,登上山顶,你会顿时觉得眼前景色美不胜收。C、她是个独具慧眼的人,每每有一点细小的变化,她都能准确抓住并指出来。D、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国庆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陈太丘与

3、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期日中期:约定B、太丘舍去去:离开C、则是无信信:信息D、友人惭惭:(感到)惭愧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B、相委而去温故而知新C、贤哉,回也非人哉D、对子骂父子曰6、对文

4、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先离开是因为友人不守时,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B、友人责怪陈太丘“非人哉”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是自己理亏。C、客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元方,语言粗鲁,不堪入耳。D、本文通过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聪敏、懂事理的孩子。第II卷(其他类型题共82分)一、翻译文言文及诗句默写(10分)7、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5(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

5、其中两句)(2分)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则),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志在千里《龟虽寿》(2)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12分)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6、;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

7、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9、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3分)10、“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4分)1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

8、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3分)12、从这一文段看,这一家人有什么特点?(2分)五、作文(60分)13、题目:这件事让我(60分)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