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的神话教案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

ID:32310122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_第1页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_第2页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_第3页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_第4页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西弗的神话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课题西西弗的神话授课日期年月日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解读《西西弗神话》是加缪荒诞哲理集中浓缩的体现,是最有权威的代表作。在考试说明中的地位考查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占分值比较大,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强北京(中)高考试题的呈现以简答题、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首先要把文章阅读3-5遍,对西西弗的生活有一个自己的认识,然后再到课堂上探讨西西弗的形象和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分析《西西弗神话》在加缪整个哲理体系中的特殊意义,它是加缪荒诞哲理集中浓缩的体现,是最有权威的代表作。

2、2.分析《西西弗神话》的故事内涵和西西弗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为什么说西西弗是荒诞英雄。2.为什么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3.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教学难点1、为什么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2、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教学方法阅读探究教具教案授课类型新授课板书设计西西弗的神话1、作家作品简介2、西西弗的人物形象3、西西弗人物形象的意义4、你是如何看待西西弗的生活的?教学过程环节教师行为(活动)学生行为(活动)设计意图一、介绍作者生平二、介绍作者作品五、介绍创作背景六、课文讲解1.课文朗读2.课文分析(1)《西西弗神话》阐释的哲学命题《西西弗神话

3、》从创意、酝酿到写作、定稿,是在1936年到1941年的几年间断续写成的,但它仍具有哲理上内在的完整性与推理上的系统性,它从荒诞感的萌生到荒诞概念的界定出发,进而论述面对荒诞的态度与化解荒诞的方法并延伸到文学创作与荒诞的关系,这一系列论述构成了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具有规模、最具有体系的荒诞哲理。加缪的荒诞,不同于西方文学体中出现的荒诞形象或荒诞表现手法。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中著名的荒诞形象,具有鲜明的针砭性和代表性;卡夫卡的小说中多次出现“荒诞情节”,也应该以象征意义为主;《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文学戏剧表现手法,通过作品操作过程中的荒诞,表现社会、阐述意义。这

4、些述及的荒诞,都是文学意义上的荒诞,是认知世界、反映世界层面上的荒诞。而加缪的荒诞,是哲学意义上的荒诞,是改造世界层面上的荒诞;也是看不见的荒诞,需要通过论证或者描述才能思考而得到。(2)《西西弗神话》的故事内涵和人物形象阅读材料(3)对荒诞命题的探究加缪第一步就甩过来一个竦人的问题,“真正严肃的问题只有一个,要不要自杀?”立即深入到人的生存意义。其实,《西西弗神话》都在关注心灵的颤动和生活的勇气,关注已经存在的人如何对待他的命运的问题。而世界上贯穿人的命运的,脱离不了“荒诞”二字。  在加缪的这部哲学随笔中,荒诞是作为起点提出来的。荒诞实际上是人的主观

5、意识对于外部世界的非反思的领悟。人一旦在平庸的生活中提出了“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意识到了荒诞的存在。荒诞取决于人和世界,就是“人与世界的唯一联系。”  此时,加缪没有像哲学家一样开始进行智慧推理,而是朴实地列举种种人生和世界的原生态。加缪把《西西弗神话》又名为“论荒诞”,其实严格来说只是列举了荒诞的几种表现,内在的哲学深意是通过表象的文学手法恰当地表达出来的。存活于现实世界之中,是如何感受到荒诞的?这种感受可能随时随地油然而生,也许是在某一个街角,也许是在进行某一种操作,它是对一种持续生态状态的猛然反应:可能是疲惫与厌倦,也可能是失望与惊醒……而所有这

6、些形态不同的精神反应,其消极颓然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人怀着希望、理性而与冷漠、无理性的客观现实遭遇所致:要么遭遇到了物质世界的冥顽与格格不入,要么是遭遇到了人类社会的无人性与不合理,当然,更为根本的是要面对着始终威胁人的那种命定的“死刑”让学生知人论世,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阅读作者及其作品简介后,划出重点进行识记学生阅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再认识西西弗的故事取自希腊神话:柯林斯国王西西弗死后获准重返人间去办一件差事,但是他看见人间的水、阳光、大海,就再也不愿回到黑暗的地狱,触怒了众神。在召唤、愤怒和警告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神

7、决定对他予以严厉惩罚: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石头因自身的重量又从山顶滚落下来,屡推屡落,反复而至于无穷。神认为这种既无用又无望的劳动是最可怕的惩罚。  在加缪的笔下,西西弗是一位荒诞的英雄,并非是悲剧的英雄。加缪致力于探索受罚中的西西弗,“一个人全身绷紧竭力推起一块巨石,……经过漫长的、用没有天空的空间和没有纵深的时间来度量的努力,目的终于达到了。这时,西西弗看见巨石一会儿工夫滚到下面的世界中去,他又得再把它推上山顶。他朝平原走下去。”  多么巨大的精神力量!他是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与命运相抗战的人,他没有怨恨、没有犹豫,不存任何希望。他明明知道劳而无功,却朝

8、着不知道尽头的痛苦,脚步沉重而均匀。他清醒的知道,无数次的胜利其实是无数次的失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