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

ID:32319078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_第1页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_第2页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_第3页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_第4页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房子课件配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房子》 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通过抓关键词品味文章语言。3、理解“红房子”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理解“红房子”的深刻内涵。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里,有这样一段话: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请同学们设

2、想一下,那该是一幢多么神奇的房子呀!今天,我们要去探访的,也是一幢同样充满魅力的房子,请大家翻开书P82,让我们同黑塞一起,走进他的《红房子》。投影:幻灯2板书:红房子  黑塞二、初读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同时,我提两点要求:(投影3)1、标注出段落序号。2、勾画关键词、关键句。 包括:中心句、观点句、哲理句等。已经读完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把自己勾画的关键句读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散文,也称为美文,希望每个同学读的时候都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情,进而品味作者的感情。抽问:······这些关键句将是我们理解文章

3、,品味内涵的钥匙。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三、精读思考(投影4)文后提示说:“红房子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又是作者想象的理想之所,是他在漫游之后的一个宁静的休憩地。”请从文章中分别找出其现实和理想的依据。现实:第1段:我多次从你身旁经过,头一回经过时,我的流浪的乐趣就震颤地想起它的对称极,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第6段:我曾经有过家乡,建造过一幢房屋,丈量过墙壁和屋顶,筑过花园里的小径,也曾把自己的画挂在自己的墙上。思考一下:这两段当中的“红房子”是同一幢吗?(不是,前者是别人的,而后者才是自己建造的。)请同学们来

4、设想一下,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象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理想:第6段:可是每当一个愿望实现以后,很快就变成了不满足。···已经达到的目的,都谈不上是目的,每条路都是一条弯路,每次休憩都产生新的渴望。(也就是说,“我”修建的这幢红房子还是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红房子呢?)第2段:也许有朝一日····,也许有朝一日····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朗诵一下第2段,品味其语言,注意两个“也许”。作者理想的境界:安家时,旅途和远方在心中,所以不必远行:流浪时,心灵中有家乡,所以不必羡慕别人的红房子。可现实却是:我的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一个中

5、心,而是震颤地在许多组正极和之间摇摆,充满了矛盾。品味:我曾经虔诚地把生命当作根本来崇敬,后来却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爱护。作者人生中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吗?能否得到调和?或者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调和呢?第8段: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小结:“红房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永不满足现实,永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古今中外,有太多的哲人先贤思考过这个话题,并加以亲身践行,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

6、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于是,人生应该永不停止工作,永不停止前进。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先贤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请看《列子》中的一句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大家更熟悉的是曹操的这句话: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迁移延伸我们曾经学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许多人慕名前往地坛,打破了那里既有的宁静,多年以后,史铁生又写下了《想念地坛》,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就不必

7、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挥霍光阴,曾屡屡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显然,“地坛”已经成了史铁生心灵中的家乡,与史铁生一样找寻到自己心灵中理想家园的还有:李乐薇的空中楼阁、陶渊明的桃花源。下面我们就思考一下:史铁生的“地坛”、陶渊明的“桃花源”、李乐薇的“空中楼阁”,与本文中黑塞的“红房子”的作用是否相同?同:都是心灵的休憩地。异:史铁生等人体现的是一种归宿,一种满足感;而黑塞

8、的“红房子”却是表现对现实的永不满足,红房子只是他前行路上暂时的休息地,一旦到达,由理想变为现实,就不再是他心目中的红房子了,他又必须前行,“红房子”永远在远方。史铁生的“地坛”,体现的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思想;而黑塞的“红房子”表现的却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