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

ID:32324946

大小:1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课时训练16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16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教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可排除C、D两项,商品经济下人员的流动不利于宗族聚居的村落形成。答案 B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

2、市的范围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答案 B3.____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交易数额巨大,“动辄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解析 可以随处选择地点,故已经突破了坊和市的限制,因此是在宋朝。答案 C4.中国古代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

3、”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解析 解题关键是抓住“士商相混”的时间限制为“明清时期”,由于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原有的四民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像以往那样歧视商人,从而使等级观念淡化。答案 C5.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解析 本题考

4、查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唐朝时期的“草市”是指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答案 D-5-6.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市”的四周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有专职官员管理D.“市”门必须按时开关解析 本题考查再现历史的能力。宋朝以前,在特定位置设市,四周有围墙,设市长或市令管理,按时开、闭市。由此可知选项A、C、D符合历史事实。答案 B7.16至19世纪初期,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

5、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看,人们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 A8.某部历史著作论述古代中国经济时指出:“……打破了坊市分区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了夜市与晓市。首都(称‘行在’)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口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城内极其繁华,时人称为东南第一州。”这里描述的状况属于(  )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

6、隋唐时期D.南宋时期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中国商业。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打破了坊市分区”“出现了夜市与晓市”“首都(称‘行在’)临安府”判断应是南宋。答案 D9.明清时代,在京城、省城等地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A.管理商贸的税收场所B.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之所C.相当于宋代边境贸易的场所D.娱乐场所解析 根据教材所学,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住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当时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重要关系。答案 B10.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

7、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从故事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B.“苏湖熟,天下足”C.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解析 提取信息:苏州既是奢侈品的集散地,也是一般商品的集散地。答案 C11.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的“京都芜湖会馆”是当今学者们公认的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会馆。会馆作为“乡土之链”,不仅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亦与明清科举制度、人口流动相伴随。下列关于会馆说法正确的有(  )-5-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

8、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的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